“我问你,倘若有一天,我看上夏生,想买他当我儿子,我出多少钱你肯卖?”
“夏生不卖!”春妮立刻说。
在老家的时候,堂叔就打过弟弟的主意,想说服她把弟弟卖给县里一户人家,让她给骂回去了。饿急眼了,她什么都可以卖,但夏生,她妈,她奶奶,那是不一样的,是她以前从未有过,现在无论如何也不能失去的东西。
可她还是失去了妈妈和奶奶,她绝不能再失去夏生。
方校长就笑了:“你看,你也有比钱宝贵的东西,不是吗?”
“那常先生肯拿钱出来建学校,是因为学校在他心里比钱更重要?”春妮举一反三:“为什么?”
方校长露出“孺子可教”的表情:“这个答案,我早就告诉你了。”
“因为他想让孩子们都有学上?”方校长曾讲过这所学校建立的初衷,她听夏生提过一嘴。他们末世还全民义务教育呢,这件事在她眼里,没有那么稀奇。基地肯免费教他们,是为了让他们能更好应对末世,让他们在出征时少死一点。人很宝贵,这是上下都知道的事实。
“他为什么会这么想?”方校长反问道。
“因为只有识字的人多了,咱们国家有文化的人多了,才能学到国外的技术,强大自己,让别人不敢侵犯我们。”春妮不假思索,这些天她时常看报,这都是报纸上有过的观点。
方校长对这样套路的答案不满意,“有句话我忘了说,别看常先生只掏出了一千块钱,可那是他全部的积蓄。据说因为他连当月的薪水都捐了出去,家里不得不靠借贷过日子。”
这太匪夷所思了!在他们末世,这样不留后路的做法会被人笑话死的!
常先生并不像那样莽撞不周全的人。
“校长,我再好好想想吧。我不是很懂这些。”她茫然地说。
023 明理明志
“每天晚上放学后, 你先别走,我给你补补课。”方校长说:“我可不想最后你自己想出来的答案气死我。”
“我——”
方校长眼睛一瞪:“怎么?要卖凉粉?走不开?要做馒头?走不开?”
不要惹正发脾气的老实人。
春妮缩着脖子,觉得这时候的方校长特别像她妈。她小时候做错事, 她妈总这样竖起眉毛训她。她……她一句话不敢吭。
至少管得在外手劈小混混, 在内横扫小学生的小顾姐不敢再言东言西。下午下了课,老实在外头等着校长:“校长,我来了。”
“嗯,”方校长脸上看不出高兴还是不高兴:“去我办公室。夏老师,你带夏生先回去。”
夏风萍给春妮一个“你好自为之”的眼神让她自行体会,十分没有朋友爱地拉起夏生扬长而去。
倒是小夏生回头频频看她:“姐姐,你早点回来呀, 我在家等你。”这还是来海城之后,春妮头一回晚上跟他分开, 他好不容易才忍住没抱着她耍赖不走。
走到门口,又想起来说:“朱先生带的和果子我给你留着,你记得回来吃。”
夏夜漫长,阳台纳凉四人组维持了夜谈会和轮流买零食吃零食的惯例, 今天再次轮到朱先生。因为朱先生工作的报社在倭人聚集区,他时常带回来一些倭人的传统小零食。昨天晚上他征求过两名女士的意见, 说好今天会带和果子回来给他们尝尝鲜。
春妮:“……”和果子什么味,她还没吃过呢!
校长办公室就是方校长的宿舍,这里应该以前是库管的值房, 现在白天成了老师办公室,到了晚上, 桌上的东西一收,办公桌就变成了校长和守校的韩老师的床。
现在韩老师在外边转悠,这让春妮自在了一点。
春妮在桌边坐下:“校长, 咱们先学什么?”
“不着急,先吃个烤山芋垫垫肚子。”方校长到外边走廊上,从灶膛下边摸出几个黑乎乎的东西,递给春妮。
怎么能不急呢?学校六点放学,七点一过天就开始黑,天黑了路不好走……
“晚上我送你回去。”方校长像是知道她在想什么,“你今天先照这本书上写两篇字。”
他给了春妮一本书,《大学》。
春妮简直搞不懂他:“您不是要给我补课吗?补课就是看四书五经?”
方校长轻飘飘瞥她一眼:“翻开第一页,念。”
“大学之道——”
“不是这一句,下一句。”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方校长闭上眼睛:“继续念。”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知道这两句话的意思吗?”
春妮摇头,她是在秀才家开过蒙,可秀才给她开蒙用的书是《女戒》《女则》,学里又只有她一个姑娘。勉强读两年之后,她就不愿意去了。
“好,那我从头跟你讲起。头一句话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