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第163章(1 / 2)

他不免出言奚落,语气凉凉:“我往日对此并无关注,不知这一路上竟还有几位修士值得道友这般惦记。”

准提含笑不语,面色一派和煦,仿佛未听懂通天道友此言何意。

倒是元始主持封神之事,对于一路上的人员分布颇有几分熟悉。

“别的都还倒好,只怕有一位,准提道友早已惦记。”

他同大哥、三弟交换了一下眼神,继续说道:“三山关总兵孔宣,乃天地间第一只孔雀所化,为元凤之子。其身具五色神光,无物不刷。圣人之下,堪称所向披靡。”

太清、通天方才了然,难怪准提会这般谨慎,竟是半点口风不漏。

准提没有料到,元始对于孔宣来历竟这般清楚。

他不免有些紧张,唯恐自己谋划为三清所不容。

毕竟,孔宣这般战力非等闲修士可比,加入大教影响颇大。

通天对于准提这般小心机,颇有几分无语。

他虽然对于商王麾下竟有孔宣这样的存在有几分意外,但也仅限于此。

他连自家截教弟子都拱手相送,又岂会阻挠准提招揽大商总兵。

“道友自便便是!”

通天开口允准,终究还是忍不住吐槽:“准提道友这般心境,着实令人钦佩。”

孔宣有师承

昆仑山中, 众圣将相关事务议定之后便各自散去。

元始还要继续主持大局,通天则是要返回金鳌岛安排万仙阵事宜。

唯有太清,仍旧一派清闲。

而接引准提则是兵分两路。

接引前往北海提前做一些布置, 准提上是直接奔往三山关。

方才元始说的没错,虽然从西岐通往朝歌这一路上修士众多,但孔宣才是准提的首要目标。

与此同时, 三山关中, 孔宣正在营帐之内, 手捧一卷书册仔细品读。

他身着一袭长袍, 并未披戴甲胄。配合他手捧文书、面色恬然的模样,更像是一名文人而非武将。

忽然,他心神一动, 抬眼扫射前方。

却见营帐内不知何时多出了一名道人身影。

这道人身形清瘦, 眉目含笑。头绾道髻,簪着一朵大红花,颇有几分古怪。

孔宣却也不慌,淡然呵斥道:“你这道人好不知事, 竟然擅闯大军营帐。”

这道人自然正是准提,他闻听孔宣呵斥却也不恼, 口中却是爆发出一连串长笑。

“你这道人, 缘何发笑?”孔宣心头着恼, 对于这般故弄玄虚的行径很是不感冒。

准提方才止住笑声:“我笑你不通天数, 大难即将临头犹自不知。”

孔宣好奇问道:“我有何大难?”

他也算是准圣级别大能, 如果真有大难头, 心中不该没有感应。

“西周代商乃是天数, 你妄自抵抗西岐大军进发, 不过是螳臂当车。天数压制之下, 你或有身殒之厄。”

准提言语肃然:“他们背后有大教势力,若要痛下杀手,你未必能够躲开。”

他将这个话题提出,言语有所夸大。但凡孔宣有所回应,他便可借机将其收归西方。

孔宣听到来人这般言论,面色狐疑地上下打量了一通:“你刚从哪座深山出来?”

准提见到孔宣竟是这般反应,心有不解。

他自然不曾奢望仅凭这三言两语,便能将孔宣收服。

对于孔宣一派儒雅亲和外貌下的那股桀骜,他也算有所觉察。

纵然孔宣口出不逊、甚至悍然手,都不算出乎准提预料。

然而,孔宣如今这般发自内心的狐疑表情,却让准提有些摸不着头脑。

他下意识回答道:“贫道自昆仑而来。”

“难怪如此!”

孔宣了然地点点头,向他解说道:“大王前些时日已然传令天下,自感德行不足,不堪王位。他要在腊月初八于朝歌举行大典,禅位与西伯侯世子姬伯邑考。”

孔宣语气并无太大起伏,但此言落入准提耳中,却不啻于一声闷雷。

准提自然下垂的手指微微颤抖,看向孔宣的表情满是不可置信。

文化行事那般狂妄也就罢了,为何连不过一介凡夫的帝辛,竟然也敢这般荒诞应对。

然而,孔宣言语还在继续:“如今西伯侯一行已然脱离大军,快马加鞭赶往朝歌。不日便将途径此处,届时本将当一同前往朝歌观礼。”

准提自然明了时间何等紧急,他此时应该立即动身前往东海,去同通天道友商议。

须得赶在这个消息传至北海之前,布置好万仙阵事宜。

否则,大商国君即将禅位与西岐,闻仲与袁福通之战,便失了大义。

只是,他既已亲身至此,又怎么舍得将孔宣这等大能轻易放弃。

“道友身具大才,何必在这凡尘中蹉跎。不如随我一同去往西方,在大教中得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