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北宋穿越指南 第3o2节(1 / 2)

刘镇、杨可世二人,快速收复湖州全境。又把余杭打下来从西边进军,前往杭州跟童贯会师。

陕西边军,终于来了。

他们先去江南两路剿贼,韩世忠跟随刘延庆,负责攻打江南东路,也就是安徽南部那一块。

韩世忠与先锋王渊搭档,二人情投意合,打着打着结为兄弟。

这兄弟俩都是猛将,迅速收复歙州,直逼方腊的起义地点青溪县。

杭州被官兵攻打多日,又遭平夷砲攻击,再听说青溪县有危险,方腊只得选择带兵突围。

童贯收复杭州。

方腊没有向南流窜,而是跑回老家青溪县,跟王渊、韩世忠二人杠上。

至此,南方起义军还没来救援,而是把台州全境给打下来。东边的起义军,则是继续攻打明州(宁波)。

他们名义上遵奉方腊为主,其实不怎么听话的,只想着各自扩张地盘。

起义军看似强大,其实是一盘散沙。

他们唯一的作用,就是让大宋财政雪上加霜,东南财富之地被霍霍得千疮百孔。

方腊败亡,只是时间问题。

精锐边军已从江西杀来,把方腊的地盘拦腰截断,青溪县很快就要变成一座孤城。

当然,彻底剿灭起义军,估计还得半年时间。

朱铭时刻关注着东南局势,可惜黎州太过偏僻,消息滞后好几个月。

宇文常已经前往成都上任,新的黎州知州还没来,通判也不敢跟朱铭抢风头,整个黎州居然被知县牢牢把控。

宋徽宗让朱铭写悔过书,朱铭却送去一封劝谏书。

力陈天下弊病,细数施政得失,还说一个方腊剿灭,必有第二个方腊复起,请皇帝罢免奸党、整顿吏治、息兵停战、善待黎民。

而且挨个点名,直接说出谁谁谁是奸党!

第298章 直言天下第一事疏

开封府聚集的饥民已散去,不散去也没法活命啊。东京百姓自己都缺粮了,哪还有余粮施舍给饥民?

方腊在江浙起义,宋江在山东起义,刘九军在江西起义。漕粮几乎断绝,京西和淮南的粮食,得悉数供应平叛大军。

京城米价,已涨到1800文一石,而且还在继续上涨当中。

城市外围的棚户区,每天都能清理出尸体。

没钱买粮,活活饿死的!

城内城外,底层百姓,即便有工作,也难以应付飞涨的粮价。若家中没有积蓄,就只能饥一顿饱一顿。

蔡攸骑马自皇宫出来,直奔他爹的宅邸。

父子俩已经闹翻,而且宋徽宗故意挑事儿,专门赏赐蔡攸一套房子,好让蔡攸搬出来有地方住。

“六郎君……”门子不敢阻拦,只悄悄让人进去通报,自己堵在门口拖时间。

蔡攸却径直走进去,打听到老爹正在会客厅,不经通报就硬闯而入。

客人连忙作揖见礼:“拜见蔡学士。”

蔡攸不闻不问,直接走到老爹身边,伸手去抓老爹的脉门。

蔡京和蔡條都没反应过来,不知道这家伙到底要干嘛。

蔡攸装模作样为老爹诊脉,问道:“大人脉象时疏时缓,可有什么不适之处?”

蔡京回答:“并无不适。”

“宫中还有要事,我就先走了。”蔡攸说完便转身离去。

客人看得一头雾水:“六郎君为何来去匆匆?”

蔡京已经明白过来,无可奈何道:“这逆子是想让我因病罢相啊,还故意提到皇宫,暗示自己奉皇命而来。”

却说蔡攸踏出蔡府大门,骑马朝着皇宫奔驰,很快被宫人引去见皇帝。

“如何?”宋徽宗问。

蔡攸躬身回答:“不出官家所料,家父果有恶疾,该当致仕休养,不便留在朝中为相。”

宋徽宗感慨道:“蔡相辅政多年,朕也有些舍不得啊。”

方腊起义那么大乱子必须有一个人来背锅,才能给群臣和百姓交代。恰好蔡京是宰相,恰好蔡京无力扭转财政窘境,恰好蔡京不支持联金伐辽。

那这口锅,就必须蔡京来背!

可蔡京恋权到了极点,他明明眼睛已经半瞎,许多工作都得儿子蔡條代理。可面对满朝弹劾,皇帝也多次暗示,蔡京就是要装糊涂,死活赖在宰相位子上不肯走。

君臣俩讨论着时局,盛章又被宫人带来。

盛章捧出一张纸:“官家,此诗乃王寀在狱中所写,言辞当中或有谋逆之心。”

宋徽宗接过来读完,冷笑道:“白水之年大道盛,扫除荆棘奉高真。他要扫除哪个荆棘,又要供奉哪位高真?以谋反论处,斩首弃市!”

盛章恭敬低头,退到一边,脸上的笑意怎么也止不住。

这个局,是郑居中布下的,已经操作快两年了。

刘昺、刘焕都是蔡京的心腹,而且掌控着户部和吏部,郑居中欲除之而后快。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