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而言,十字军的敌人,火器就要先进得多。
腓特烈二世把亲信叫来:“你去出使希腊帝国(拜占庭),问他们是否有联姻的打算。”
亲信惊讶道:“要跟希腊人恢复联姻吗?”
腓特烈二世并不解释:“去办吧。”
神罗与东罗马,以前经常联姻的,但在几十年前彻底闹翻。
腓特烈二世的爷爷掀起十字军东征,结果却来一出假道伐虢,真正目的居然是征服拜占庭。
然后,他爷爷就被拜占庭人弄死了,因为拜占庭也悄悄藏着火器!
但拜占庭的日子并不好过,主少国疑,诸侯叛乱,改朝换代,内战再起。旁边的罗姆苏丹国趁机扩张,把小亚细亚全给夺走。
紧接着,罗姆苏丹国也开始内乱,拜占庭帝国趁机反攻,十多年前终于收复小亚细亚。
现在,中东的真正霸主是埃及,即萨拉丁他爹创建的阿尤布王朝。
赞吉王朝也一度非常强盛,吃掉了塞尔柱帝国的遗产,甚至将巴格达的哈里发都废掉。但他们向东扩张时,在呼罗珊地区跟大宛国血战。
那一场呼罗珊之战,朱铭的孙子(大宛国王)亲自上阵,赞吉苏丹被打得当场阵亡。从此,赞吉王朝四分五裂。
为了阻挡那些杀之不尽的十字军,信仰沙漠教的阿尤布王朝,与信仰东正教的拜占庭帝国,这几十年来一直处于结盟状态。
埃及的阿尤布王朝,试图统一中东和西亚,把赞吉王朝分裂出的势力全部吞掉,直至跟大宛国接壤才会停止扩张。
拜占庭帝国打算先灭掉罗姆苏丹国,继而挥师西进,收复自己在保加利亚的国土。
腓特烈二世自知时日无多,教皇又对神罗渗透得厉害,现在想着修复关系跟拜占庭联姻。
另外,花剌子模已经灭国多年。
其灭国的原因,是胆敢戏耍大明太宗皇帝!
如今,在花剌子模原有的地盘,是由突厥后代建立的钦察汗国。
钦察汗国一直是大明藩属,靠着北方丝绸之路积累财富,并一点点的朝着更西边扩张。
他们的西边是库曼汗国,两个汗国已经打了几十年。
第17章 天竺世子的伟大志向
黄州府,通判厅。
一家人围着地球仪,对着《大明旬报》仔细辨认。
环球航行的新闻,终于见报了,而且还是头版头条。
谢衍没有发表任何意见,因为在这个地球仪上,欧洲、非洲和美洲地图严重变形。
大明朝廷在绘制世界地图时,从西亚到西欧的广大区域,直接采用阿拉伯人和希腊人绘制的地图。
他们把地中海画得特别大,导致地中海的面积,跟整个欧洲差不多。
英伦三岛,变成扁平的茶壶形状。
北欧地区,被缩小得只剩一丢丢。
西欧和北欧对于大明而言太过遥远,不可能派人过去精确测量,而且暂时也没有那个必要。
研究地理的大明学者,都知道这玩意儿有问题。
主要是阿拉伯人绘制的地图,不但欧洲地区严重变形,中亚、南亚和中国也被画得一塌糊涂。大明的地理学者,一看就知道假得不能再假。
但是吧,对于大明来说,非洲和欧洲都可以忽略不计。
一来没有什么政治和军事冲突。
二来那边也没有什么市场。欧洲各国加起来的消费能力,还赶不上印度和中东市场的零头。
嗯,现在不能叫中东,那是欧洲人的地理概念。
站在大明的角度,中亚如今被称为“西域”,西亚、东欧被称为“近西”,中欧、西欧被称为“泰西”。
“天方”更类似政治概念,包括北非的沙漠教国家,也通通被称为天方之地。
后世的印度、孟加拉和巴基斯坦,则通通被大明称为“印度诸国”。
谢衍没有关注太远的地方,主要欣赏大明及周边,每次看地图他都感觉特别震撼。
整个南亚次大陆,因为大明的崛起,已经变得面目全非。
本应在几十年前就建国,并皈依沙漠教的孟加拉王朝,直到现在都还没有出现。如今统治孟加拉地区的,是早就该被灭掉的犀那王朝(印度教)。
这当然是大明出手了!
犀那王朝的王子,带着全家和几十个随从,逃到大明海商的商船上,一路前往洛阳借兵复国。
双方没怎么讨价还价,就很快达成政治交易。
大明甚至没有动用本土部队,只调动南洋的海陆军,就把入侵犀那的沙漠教军队击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