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第19o章(1 / 2)

街道两边,士兵和官府的衙役们都在忙前忙后清扫大街,发放搬运粮食。

百姓们面上尚存悲色,但是眼睛还是亮的。

前方落日余晖,撒在这边多是黄土的土地上,更添几分壮阔苍凉。

比起凉州,这里更像是老汉纠结着眉头,用尽全力,鼓起青筋,迸出一声大喊的那种苍凉。

它带着余音的回转,也带着战争……的结局。

就在一月前,王蒙刚刚寄出那封书信之后。

突厥忽然发难,其首领亲自率领八万大军朝着云州袭来。

刚刚经历了“刮骨疗毒”还未恢复的都护府被打得措手不及。

王蒙力战之下也只能回撤。

云州半壁沦陷。

关键时刻,云州刺史常明率领年老的官吏士兵与他一同为撤退的百姓断后。

城破。

常明点燃了火药,用一场大火阻断了突厥人的追击。

也为百姓的撤退争取了时间。

如今,都护军退守榆林,榆林成为了云州新的州府所在。

而新任的刺史也已经走马上任。

这人和李希言还是个旧相识。

御史台的侍御史温涟。

此人乃是个出了名的翩翩君子,温润谦和,为人行事极有风度,算得上君子二字。

然,刚一重逢,李希言就被他如今的模样惊讶到。

这个素来风度翩翩的温涟正顶着一双红肿的双眼看着他。

“李少使,向来可好?”

声音嘶哑。

李希言哽了一下。

这是刚哭过?不会吧?

温涟也自知失态,脸微红了红。

“让你笑话了。我这实在是情难自抑,才……唉……”他叹了口气,“也是羞愧。”

“温刺史这是……”

“我刚刚到任的时候,想着常刺史的儿孙皆已捐躯,家中只剩下老母和夫人两名妇孺和一个小女儿,就想着上门去看望看望。没想到,二位……”

温涟的声音又哽咽了起来。

“身着麻布衣裳,浑身上下连个金银首饰都没有。就这样,她们还把救济的粮食分给了最困难的人。我让人去问常刺史家的私产在何处,没想到回报的人说,常刺史为官数十年,家中只有几两银子的余钱,这几两银子也被二位夫人捐给了军中……”

大晋的俸禄不低,即使不贪污受贿,也不该这样窘迫。

“后来才知道,这么多年,常刺史的俸禄全部都用在百姓身上。谁家要供孩子读书,谁家有人生了病……父母官父母官……这才是父母官啊!”

李希言也觉震撼。

温涟见状说道:“李少使,如今常刺史家中只剩下一个小女儿,她家老母妻子年纪也年岁不小。我就心里盘算着干脆我认他母亲为义母,将其家人接到家中来照顾……”

李希言摇头:“常刺史的家人怕是不会接受这样的好意。”

一家人,性子肯定也是一路的。

容朗出了个主意:“不如这样……这事情本王来办,你先不用操心。”

温涟目露迟疑。

李希言却很信任容朗。

幼时在寺庙的那几年,他明白真正的人心。

他不是什么高高在上而不知世故的皇子。

“我和王爷一起,你不必多虑。”

温涟这才放下心。

他引着二人入座。

“榆林如今情况如何?”

“城内的情况还算稳定。这里的百姓淳朴,对于来逃难的难民也是多有怜悯而少有刻薄。现在,难民们都被安排住在临时搭建的房屋内。”

温涟面露难色。

“榆林冬日寒冷,如今已经入秋,房子却还没有着落。”

李希言眯了眯眼,眼中闪过一缕凶光。

“这事情也交给我。”

温涟可不是一味坚持所谓的原则的人。

他知道李希言的法子肯定缺德,但是……让百姓入冬没房子住更缺德!

“还有这细作的事情……”

“愿闻其详。”

“榆林如今情况复杂。接纳的难民里难免有细作混入。他们本地赌坊甚多,再加上这儿是个流放之地,人员更是复杂。我已经下令关停了所有赌坊,其余的……”

“细作的问题自然是绣衣司解决。不过……温刺史要先帮我一个忙……”

第118章 鸿门设宴 九月初十。 ……

九月初十。

沉寂已久的榆林县有了些许的鲜活。

在榆林县最中心地带的酒楼,今日迎客了。

酒楼门口停满了马车,下来的各个都穿着绸缎衫子的豪贵们。

这,吸引了百姓们的注意。

不少人驻足看着。

可惜,酒楼门窗紧闭,看不到里面的情况。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