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套神袍非常贴合身躯,将她健美的身形都是勾勒了出来,上面还泛着一股暗蓝色光泽,仔细看,上面似有着一片片细密的鳞片,但是表面抚摸起来却很光滑。
她之前穿过神尉军的神袍,两相比较之下,这套神袍提供的力量相对温和,不像之前的神袍那样狂暴,会强行改变她的体型。
她一握拳,一股微弱的灵性光芒从身上闪现出来。
她仔细感受了一下,从总体提升的身体质素来说,这件神袍显得弱了一些,不过胜在提升的力量完全能为她所驾驭,而不像神尉军的神袍那样还需要自己去挖掘和开发,一不小心,自己的心灵还会受到神性力量冲击和影响。
据说这件神袍只是如今军府的底层军卒所穿,上面还有更为强大的神袍,不过一般新入学的学子还难以驾驭凭空增长的实力,所以这样的神袍已然足够。
比起这些,她其实更期待披上玄甲,据说这一次历练,每一人都能获得一次披上玄甲的机会,表现优异之人,更是被允许保留到历练结束,并能获得更多出外历练的机会。
她目光中露出一股信心,在东庭都护府时,她与灵性生物和异神都厮杀过,她想看看,天夏本土的敌人又有什么不同。
这时寝室外面传来了小遥的声音:“莫姐姐,要出发啦,你好了么?”
莫若华将身上的光芒收敛起来,道:“来了。”她拿起早就准备好的单肩背包,甩了甩干净利落的头发,迈步走了出去。
……
……
第十七章 救讯
金台之中,张御得到了来自学宫的通传,知道已是到了出发的时候,他留下李青禾在居处,带着青曙、青曦二人出来,经由地下驰道直接往泊舟天台而来。
待达到地界时,早有数十人等候在此。
这次出行的教长以他为首,除了他之外,还有两名教长,一位姓周、一位姓常,皆是中位修士,两人身边还各自跟随有四五名年轻弟子和不少役从。
不过这两人虽与张御同为中位,但是出身的道派较小,所学的东西也不够精,战斗力较弱,所以地位远不能和周驰、吴常等人相比。
但是这两人在学宫三十年,经验却是十分丰富的,这一次他们将与张御乘坐一驾飞舟,一同负责护持事宜。
周、常两人很能认清自身所处的位置,对于击败唐驰的张御保持着足够的敬畏,此时见他到来,都是主动上前行礼。
张御还有一礼,而后袍袖一摆,沿着天台延道往飞舟之上行去,青曙、青曦二人则在后面跟来。
周、常二人这才带着弟子随从陆续登舟。
与此同时,学宫新入学的学子还有此次随行的师教、军士,也是开始在晨曦光芒之下陆续登舟。
大约两刻之后,所有人都是登上了飞舟,点检名录无错之后,十二驾飞舟之上各自流淌过一阵阵光亮,随后便腾空而起,往西北方向飞驰而去。
张御所在飞舟的客舱布置较为宽大,每一名教长都有一处单独的坐椅卧榻,以及供书写观册所用的案几书架,另有供役休憩的单舱。
他待周、常二人也是坐下后,就与两人攀谈起来。
这二名修士小心回答着,不过聊了两句后,见他言语平和,待人有礼,心下也是渐渐放松下来,双方也是有问有答起来。
通过这一番交言,张御不觉大有收获,这两个人往来域外多次,熟知域外情形,而里面大多数东西,都是不曾记载在卷宗之上的。
飞舟在飞遁将近有一个多时辰之后,周姓修士看了看外面,开口道:“飞舟应该已经出了平州了,再过一会儿,就要行出青阳上洲的疆域了,下来当会加快速度,应能在过午之后赶到第一处建立在域外的营地。”
张御这时一抬手,飞舟客舱的顶璧舱壁就如消融一般淡化下去,露出了外面的景物。
天穹依旧是湛蓝清澈,可是下方的地面,本来满目的绿色却渐渐被赤红色的砂砾和裸露在外的岩石所代替。
而大地之上,是密密麻麻,一个又一个的巨大坑洞,并能看到里面被风沙掩埋的破碎肢壳和不知什么生灵的骨骼残骸。
周姓修士解释道:“这是当年浊潮到来后,我青阳上洲与诸敌交战时候留下的残痕,此处在被玄兵反复轰击和污秽灵性沾染过后,就此生机断绝,寸草不生,逐渐就变成了眼前这个样子,如今倒可以算得上是青阳周围最外面的一条环护屏障了。”
这时所有人都是看到,一个庞大的蓝色星辰突兀的浮现在眼帘之中,从那巨大的体型看来,好似就紧紧挨靠在大地这一侧。
一名年轻弟子不由惊异道:“老师,这是何物?”
周姓修士解释道:“这是传说中的灵性之月,一些土著声称这他们是灵性力量的来源,而在域外,每年的二至三月都能看到这东西。”
常姓修士此时带着一丝不屑道:“这些土著但凡涉及到力量,都是统统归咎于神灵,他们是不愿意接受力量源于自身的说法的,而一味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