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股气味,是上次在府里便闻到过的、淡淡的硫磺味道。
“捷报——三皇子妃许氏亲率铁骑千余,大破敌军——!!”
“三皇子妃不让须眉大破敌军!实乃女中豪杰!!”
萧九矜半只脚还没踏出驿站,便见官道上几位小将骑着快马提着帅旗一路疾驰而过,高喊着大胜。
街边百姓听着陌生名姓的捷报,或带着惊诧或带着怀疑交谈起来;驿站内,萧九矜与谢绍也均是一愣。
——目光看向手中还未拆开的信件,萧九矜心下明了,大约知晓了信中内容。于是她收回了脚步,看向谢绍:“信现在拆,你还要看么?”
“……我没说想看。”
谢绍撇过头去,看不清脸上的表情。
萧九矜拆开了信,粗略扫了一遍,便将信纸递给了谢绍:“三哥麻烦我们在京城中找些人为芸姐姐造势,你应该有许多人手吧?不如也帮帮忙?”
“你三哥是想为她讨个实职吧。”谢绍也看完来信,将信纸递回给她。
“帮你们,有什么好处?”
“是帮他们,又不是帮我。”
萧九矜笑着接过了谢绍递来信纸,规整折好,又放回了信封里。
“顺手的事,你不帮便算了。”
——反正她现在也不缺人手,为许芸造势事实上也根本不需要谢绍帮忙。
之所以想让他也掺和进来,不过是想顺藤摸瓜,看看能否找到他在京城里安插的暗桩罢了。
“你欠我个人情。”谢绍依旧是漫不经心的模样,却是瞥了萧九矜一眼,说道。
“是他们欠你个人情,可不是我。”
萧九矜笑。
第40章 请封 “儿臣恳请父皇,为许氏加封。”……
确认了萧祺的态度, 萧九矜便很快寻了戏班子与游街的说书人大肆编排“女将军”的戏码,更令阿怜也在醉音楼内安排“木兰从军”等戏目;再加上谢绍的暗中帮忙,收到捷报不过十余日, 许芸“威武女将军”的名头便已传遍了京师大街小巷。
而这“女将”风势之浩大,自然很快便也被宫中那位察觉;所以当萧九矜收到宫中皇后传来的口信时,她并不意外。
捷报传来的第二十日,皇帝暗中下令,命宸王萧祺回京述职。
许芸顶替领兵之事暴露受人唏嘘之时, 萧九矜便猜到是皇帝派人歪曲事实、抹去她的功绩;可百姓们向来便更喜爱带有传奇色彩的故事, 更遑论许芸“替夫从军”乃为实事,如今小曲一排, 故事便口口相传。
而风气一边倒地称赞“女将军”, 皇帝自然是是坐不住。
“不是说那‘女将军’厉害么?那你便让她一个人留守北境, 你先滚回来给朕解释解释。”
——这绝对是皇帝下令时的想法。萧九矜暗暗感慨。
春去夏来, 暮春的莺啼渐歇,初夏的蝉鸣不绝;御花园的花却仍是锦簇鲜艳的模样,并未因太阳灼眼便败落下去。
于是, 在初入夏的日子, 宫中众人终于等来了萧祺抵京的消息。
萧九矜听闻萧祺一入京、还没回趟宸王府便又马不停蹄地进了宫。而她听到消息的时候, 自己也恰在宫中。
皇后落下了最后一枚黑棋, 可下之处已尽,却是和局。
“祺儿此次犯下大错,你父皇定是要怪罪的了。我们去养心殿吧, 我们在,陛下也收敛些。”
皇后微微叹了口气,说道。
萧九面上乖巧点头,心里却只是淡漠。
——毕竟皇后早便知许芸萧祺所做之事。
她坐上了皇后准备的车辇, 随同着凤辇向养心殿而去;而边走,萧九矜也边四处张望着。
今日她平白无事入宫,自然也不仅是来找皇后叙旧的。
两月前,她递给阿怜的信有了回复,她命阿怜盯着谢绍、尤其是要关注着谢绍与张阁老的谈话——因她隐约记得,张阁老年轻时曾因做火药生意进过大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