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北朝帝业 第218节(4 / 4)

、关西著族,华山公等皆立世贤人,孝谐能得其青睐,我亦与有荣焉。”

李泰在听完李礼成的讲述后便先笑语说道,旋即又望着他不无促狭道:“孝谐你见没见过那位杨门娘子,仪态是否堪为我家新妇?”

李礼成听到这话后,脸上羞色更浓,连连摆手说道:“这怎么好意思?只是姑祖母同郑门表嫂同往访问一番,归来告我那位娘子花龄正好、恬静贤淑……”

“那孝谐你又是怎么想的?”

李泰瞧他这副模样,又忍不住笑问道。

“我怎么想、唉,往年常常以家世自美,但在见到伯山你之后才深感人应当自强奋进。门荫故泽虽然能庇护一时,可若自身不知上进,祖风家声都要因此堕落下来。所以我是觉得,丈夫无功,何以家为?”

李泰听到李礼成这么说,便忍不住想要劝解一下,但还没来得及开口,李礼成却又继续说道:“不过我并不如伯山你这样智勇双全,短时之内想要开创功事恐怕也难。

之前便是仰仗你的扶助才能邀用名王,若仍狭计自困而久不长进,难免要更加的拖累你。眼下我在大事上能给你的帮助着实有限,唯在人情上开拓更多。

你在事虽称新锐,但事有顺逆,顺境时一切都好,可一旦遭遇逆境,你我处境仍然是有些孤弱。弘农杨氏乃关西土著名宗,若能收其族裔陈列在你幕府之中,彼此声息相通,也可以称得上相得益彰,如此我也算为家势复兴作出一点自己的贡献,不让伯山你一人独劳。”

李泰听完李礼成这番话语,不由得对其大生刮目相看之感。因为自身经历的缘故,李礼成远较同龄人更显早慧,这一点李泰是知道的。

但凡事知易行难,有的人张嘴就是一通大道理,可轮到自己做抉择的时候往往都是拎不清,并不是所有人都愿意为自己的言行负责。

李礼成对此事的态度就很真实、很端正,同弘农杨氏这样的土著世族联姻,的确能够大大弥补他们这对堂兄弟人势单薄的短板,对于立足关西并长远发展都有非凡的意义。

其实有的时候李泰觉得中古时期的婚姻观某些方面较之后世还要更进步几分,倒不是说一定要门当户对的门第观念,而是对待婚姻这件事情持有一种各取所需、互相成就的观念。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