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北朝帝业 第386节(3 / 4)

城此事,我本来就想寻个机会向章武公介绍一番,恰好今日彼此有闲,便仔细讲一讲。”

稍作沉吟后,李泰便又开口说道,将他建立四方城的考量、过程和运作机理都认真讲述一番,当然与此相关的偷袭寺庙、劫掠财货等操作是不能讲的。

大统十二年时,凉州、瓜州等地的叛乱陆续被平定,河西走廊重新打通。当时整个陇右都弥漫着一股兴奋欢庆的氛围,但是人们对于基于河西走廊的丝路贸易该要如何进行还是有些茫然,不知该要从何入手。

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李泰建立起了四方城,从仓储、运输、交易等一系列的商贸活动吸引和指导陇右群众加入进来。

四方城的一大特色就是将原本分散的商贸行为集中在一个具体的场景中加以实现,除此之外更代表商贾们向秦州州府上缴埭程、市税等一系列的商贸赋税。

可以说正是因为有了四方城的存在,才让陇右的商贸在商道打通伊始便获得了长足的发展,拥有了可观的规模。与此同时,也让官府拥有了管理商贸行为、收取商税的途径。

当然,由于李泰和陇右这些豪族之间所形成的默契,使得州府不敢贸然插手四方城的日常管理和维护,在宇文导的视角看来,这就是他们抱成一团,抵制州府干涉商贸管理。

眼下双方谈话氛围还算和睦,李泰当然不会就此深入解读,主要还是侧重于四方城对于商贸行为集中管理的意义,以及打击、杜绝私市贸易的效果进行讲述。

宇文导前言秦州总管府由此得力不小,可绝不是单纯的吹捧,而是真的确有此事。

李泰虽然如今远在荆州,并不插手四方城的实际管理,但也知道四方城上缴给秦州总管府的商税每年都有十几个高敖曹,而且这一数字还在逐年递增,就连李泰对于秦州总管府坐地分赃的待遇都羡慕的不得了。

南阳盆地虽然也是沟通东西南北的枢纽地带,但是周边情势变化较之陇右更加复杂,而且并没有丝路这样一条大量商贸行为集中进行的固定商道,自然也就没有一个相应的场景可以集中收取商税。

如此一来,李泰便不得不大搞招商引资,通过整体商贸环境的改善来获取相应的利益。虽然收益同样非常可观,但是跟坐地就能收钱的秦州总管府相比,那可就要劳碌的多。

如今的秦州总管府财政状况如何,李泰也不太清楚。宇文导担心蜀西商路肃清之后商税所得也不足以维持用兵驻军的消耗,言外之意其实还是想从四方城这里榨取一部分资财作为军费开支。

李泰对此也能理解,别说宇文导了,就他自己如果在秦州的话,如果有什么军事行动也得先向四方城这样一个现金奶牛下手,不急着动用仓邸武库的储存。

在将四方城的运行机理讲述一番后,李泰便又说道:“章武公所虑,倒也并非没有折衷之法。陇南人贫地瘠、无有所出,得之无益、失之可惜。可若是蜀中入手,纵然山路崎岖,亦是淘金之路。

商客因此得利,岂可坐享其成?他们这些商贾,本来就不乏赊贷财货的牟利之法。如今府库有虚,暂借其财先谋成事,之后再因此事成徐徐偿之,也是理所应当。”

第0724章 钱权互授

“商贾从来贪利薄义,如今事仍未成,他们肯捐输资货以助军用?”

宇文导听到李泰这一番话后,眸光先是一亮,旋即便又有些不确定的说道。

这话说的,别说商贾,就是黔首小民,你没事就给他们来一刀子,他们憋急了也要掀桌子反抗的。能够任由别人伸进兜里来掏东西,要么是无可奈何,要么是有更大的利益图谋。

在平定陇南这件事情上,李泰跟宇文导的利益是一致的,他也乐见宇文导能够瓦解陇南那些氐羌政权、在此地建立起正规的州郡统治。

此时如果能成,陇右这些商贾们也的确能够因此获利,让他们出点血也没有什么。所以李泰也真的没存什么坏心思,只是想让双方心平气和的进行合作,把这件事给办成。

说到底,他如今也是台面上的人物,西魏这个政权的大股东之一,乐得每个人各尽所能,把这个蛋糕给做的大大的。如果只是一味的跟地方豪强抱团,对宇文导这个有开拓之心的方镇首领大扯后腿,那格局和气量也就实在不高。

于是他便又笑语道:“利与义本就不相悖,我等上承王命、临民治事者,本就需要教化一方、兴治一方,要使民殷而不悖德、得利而不负义。”

“太原公所言极是,是我狭计了!”

宇文导闻言后不免面露惭色,然后又是一脸认真的请教道:“敢问太原公使人利与义洽的妙计是?”

“我虽然久别陇右,但也知近年来商贸兴盛,商贾多有得利。商贾不事生产,因买卖生财,故而凡有利可图,皆可买卖。章武公何妨卖之以今日之秦州,来日再作赎买!秦州在章武公治理之下,必然日新月异,朝夕积功,明日必然优于今日……”

李泰虽然讲的很认真,但宇文导听得却很茫然,这每一句话虽然听得很清晰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