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平定南梁这些残余势力的反扑之外,还要应付来自背后的内部威胁。
宇文泰是一个怎样的人,李泰心里很清楚。虽然自己这一波逆反操作搞得其人很恼火,但是距离其人彻底崩溃还远得很。哪怕父兄全都死亡,宇文泰仍然担起家业,面对高欢的极限施压,他也能够坚持抗争、逆转局面,李泰所作出的这些挑战,只会招惹其人更加凶狠的报复。
当然李泰也并不是吃素的,对于宇文泰接下来的各种或许会有的应对策略也都有所考虑。
最坏的情况莫过于宇文泰直接亲自率领大军南来讨伐自己这个反骨仔,但是如此一来那就是真的你死我活了,而且拳怕少壮,孰胜孰负很难预料。就算宇文泰一时冲动下会有这样的想法,但过后必然很快就会打消这一念头。
老家伙们奋斗这么多年,为的就是快意恩仇的跟小伙子们一决胜负?凭着过往多年积攒的财、势等各种手段欺压威逼,这才是正常该有的思路。而一旦采取这样的迂回策略,李泰的招不能说比宇文泰更多吧,起码也能搞个有来有往,而他有一个最大的优势是宇文泰所不具备的,那就是时间。
所以李泰眼下倒也并不急于进取什么,首先是稳住当下的局面、避免忙中出错,稳得住那就已经赢了一大半。
眼下最容易出问题的,其实就是自武关南来的这六万大军。李泰虽然取得了大军的控制权,并且带领他们创造了辉煌的大胜,但是这些人毕竟根基是在关中,而宇文泰如果不直接南来讨伐,那么最有可能也就是从这方面下手。
所以李泰对此也是不得不防,而他防备的方式也很简单,那就是发钱!凡所参加江陵之战的将士们,基本奖赏就是每人一百匹绢,至于其他的功劳则就另作奖授,而且要比基本的奖励更加优厚。
参与江陵之战的诸方人马累加起来那是足足十数万众,哪怕仅仅只是一项基本奖赏,就是足足上千万匹绢,但再加上一些先登陷阵等显著的军功和兵长督将们更加优厚的赏赐,这个数字还要翻上数倍。真要细算的话,简直就是一个吓人的天文数字,足足几千个高敖曹!
如此庞大的一笔财富,李泰多年积累加上刚刚获取到的江陵公私府库所积攒的物料,倒也不是拿不出。
可问题是就算拿得出,这么庞大的财物无论运输、管理还是发放,所消耗的人力成本都是巨大的,显然不可能实际进行发放。
第0831章 陇右急情
在李泰的命令之下,刚刚通过策划民变而夺回沔北控制权的总管府属员们紧急征调一批工匠,昼夜兼程的赶往江陵。
这批抵达江陵的工匠主要是印刷工人,当他们来到的时候,李泰甚至都已经让人设计并雕刻好了用于印刷的母版,而这些人所需要雕刻的则就是被命名为定梁军功券的印刷品。
这些军功券分为一、十和五十的面额,可以直接进行兑换面额相等的绢数,同时还可以用来在军市上购买各类的物资。
原本临时设置的安民城,随着江陵城和周边的据点被攻克下来,安民城中的那些百姓也被分流到各个地方。空闲下来的这座城垒,恰好打扫打扫以兴建军市。
西魏军队一直没有一个完善的后勤体系,此番大军南来更是摆明了要吃大户的意思。李泰之前刚刚夺取军权,为了稳定军心,也没有跟驻军将领们掰饬粮草消耗之类的问题,仍然是由荆州总管府统一供给。
但今江陵已经攻克,局面也逐渐稳定下来,而且李泰还豪爽的发放了这么多的奖赏,当然也就没有再继续供养这诸路大军的义务,他们各自将主筹措给养也是应有之义。
诸军自筹给养,要么是消耗各自所获取的赏赐,要么就是就地进行掳掠。在李泰的军法管束之下,后者显然不可以,那就只能用赏赐来购买饮食物料,军市的作用自然也就体现出来了。
当这些印刷完毕的定梁军功券在一些部伍之中小范围发放的时候,将士们多多少少还心存疑虑,就这些花纹复杂、看得人眼花缭乱的小纸片就价值上百匹绢?我虽然读书少,但我不傻啊!
所以这些领取到奖酬的将士们第一时间要做的就是拿着这些军功券蜂拥进入军市中,用这些军功券大肆采购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