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独孤信遗留在关东的长子独孤罗,自小便和其他西魏大臣家眷作为人质囚禁在中山。之前李泰借着河洛大胜之势与北齐进行谈判,其中一个条件就是将这些人质归还西魏,独孤罗正是其中一员。
不同于独孤信其他的儿女生来即养尊处优,多多享受显赫的家世,像是独孤善只凭门荫如今都已经是郡公之爵、骠骑开府,这独孤罗生来便因其家世而沦为囚徒,多年来都活的战战兢兢。李泰已经几次强调以家人之礼相处即可,但他每次相见都要大礼作拜、不敢失礼。
“这、这便是留在关东的罗仁阿兄?”
妙音当然也没有见过这位兄长,只是从父亲口述中知有此人,当看到独孤罗入前作拜后,也忍不住有些激动的望着李泰发问道。
李泰闻言后便点点头,旋即便又对独孤罗说道:“罗仁不必多礼,今日家人尽归,所以引你来见。”
“是啊,阿、阿兄快免礼,不必如此、不必如此!咱们阿耶多有念你,若知你今来到……唉,家人虽然并未长处,但血脉情义总是真的。快、快入堂中,我来给你引见亲长和弟妹们。”
面对这素昧平生的兄长,妙音多少也是有些尴尬,但很快心情又变得有些激动和喜悦。父亲横死虽然让她多感悲伤,但见到家中多出一位成年的兄长可以支撑门户,也是让她大感欣慰。因见这个独孤罗还是有些拘谨小心,她便主动表现的热情一些,将这独孤罗引入厅中,向着在场家人们进行逐一的介绍。
厅堂中崔氏和独孤信其他的妾室看到这一位流落关东的长子回归,同样也是颇感高兴。她们也和妙音一样的想法,希望户中能有成年的男丁当事。
只是其他的弟弟妹妹们看到这个完全陌生、又有些畏畏缩缩的兄长,便乏甚亲切热情流露,尤其年长的几个在疏远的态度中还透出几分警惕。不过还是要给帮他们寻回亲人的姊夫面子,没有表现的太过排斥。
他们一行人从汉中远行返回长安,在龙原学馆中略作休息后,便又立即返回了长安城家中开始正式为独孤信举行丧礼。
妙音因是出嫁之女,加上在离开襄阳的时候便知又有了两个多月的身孕,在奔劳一程后便留在了龙原自家中,在随行的姚娘子和几名女医看顾下休养安胎。
第0951章 族灭可期
在距离除夕还有两天的时候,已经停殡数日的宇文泰正式从同州中外府出殡前往渭南墓地安葬。
这一天,李泰也率部从长安返回了同州,并且着员在渭桥南北设起了连绵的送奠帐幕,其余时流诸家的奠帐也同样数量不少。
宇文泰作为西魏政权的奠基人,甚至距离篡国自立也只有一步之遥,虽然最终功败垂成、天不假年,但是在新任霸府首领李泰并未表示清算其人、仍然保留其人哀荣的情况下,时流群众也都在此日表达自己的哀思,使得这一场出殡仪式的规模不逊国葬。
渭南的墓地是宇文泰仍然在世时、刚刚身染疾病哪会儿便选定的,甚至已经进行了一部分墓地的建造,只不过宇文泰大概也没想到这么快就能用上,再加上忙碌于出征事宜,在出征前夕便暂停此事。停殡这段时间又作一番赶工,如今入葬倒也不失哀荣。
伴随着肃穆沉重的丧乐声,宇文泰的棺椁被送入墓室中安葬下来,等到墓地上方的封土掩埋下去。李泰也率领文武众臣来到墓前,各作祭文哀悼,然后便又退回到墓地外的帐幕中,等待着宇文氏家人们完成后续的丧礼。
“不、不要……我不要走,让我、让我留在这里,留在这结庐为、为阿耶守墓……求求你们、求,救命、救命啊!”
随着封土覆起,葬礼完成,墓地中突然又响起宇文觉凄厉的哭号声,面对着步步紧逼而来的甲士们,他满脸的仓惶惊惧,连连的哭喊道:“我不要死,我不想死!太原王、李伯山,我耶待他有恩,我耶尸骨方寒,他便害我,天下人不会服气……”
这时候,甲士们也已经逼近过来,只是看到在地上撒泼打滚的宇文觉,一时间也有些无奈。
一旁的宇文护则走上前来,一把按住了宇文觉,然后将一团麻絮夹杂着泥草一并塞入进了宇文觉的口中,让其再难嚎嚷出声,然后自己又向着那高高隆起的封土深深作拜道:“阿叔,黄泉不孤,我来了!”
甲兵们走上前来,将宇文护和宇文觉自墓前引走,至于其他的宇文氏家人们则就安排进墓旁的草庐毡帐中,自有营士兵卒在这里护卫他们。
此时参加葬礼的时流们也都陆续离开,宇文家两人被押出墓地后,宇文觉被直接投入囚车押赴长安,宇文护则被引至李泰所在的大帐中。
“罪人宇文护,叩见大、叩见唐公!”
入帐之后,宇文护便向着李泰作拜道。
李泰从席位上站起身来,向着宇文护说道:“别前唯此数见,萨保兄不必再多礼。前允会引令堂与兄相见,令堂入关之后或因水土不服而略染微恙,延医诊断之后,今已康复如初。此间便留兄与恩亲相会,长话别情。”
说完这话后,他便又起身走向别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