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北朝帝业 第5o8节(4 / 4)

、大胜啊!唐公大军出击突厥,大破贼胡并斩木杆可汗,凯旋师旅已至泾州,奏捷露布先行入京!”

那吏员正从外间打听消息回来,听到元罗发问,旋即便兴高采烈的回答道。

“唐公大胜?又大胜……”

元罗听到这话后顿时一瞪眼,整个人都僵在席中,过了一会儿,他突然拍案怒声道:“刁奴,不觉此室阴寒?速速进炭盆来取暖!”

那吏员遭此训斥不免一愣,看看庭外骄阳和正自盛放的花树,虽然有些不能理解,但也只道老物畏寒,忙不迭又告罪行出,在库房一通翻找才找出铜盆盛了炭火奉入。

待到炭盆被端入进来,元罗便摆手驱退堂内人员,自己凑在炭盆旁,将本来要呈交的奏章撕碎之后投入火盆当中。

此间烟气未消,侍中萧詧阔步行入,见状后顿时便皱眉道:“侍者莫非痴愚,谁人暮春偎火取暖?”

元罗闻言后只是干笑两声,连忙拨弄两下炭火掩盖住纸灰,然后才又起身向萧詧见礼。

待到萧詧问起他入署何事,他便脸色一肃,沉声说道:“唐公大功大德于国,今却只是寻常官爵以待,实在有违国之重士的大义!某思之不安,竟夜未眠,今早入宫,欲告请朝廷更加殊封,酬以名王,并立家庙以祀尊祖!唯恐意迟言拙,故入与梁公共为商讨。”

第0978章 陇右不靖

元罗固然懂得见风使舵,但其他人同样也是反应敏捷。随着报捷的露布入京,长安群众才知唐公此番外出并非单纯的巡边,而是进击突厥并且又取得了大胜,顿时便群情沸腾起来。

由于突厥崛起年岁并不算长,故而时流大众对其了解不多,唯一印象比较深刻的,便是旧年突厥曾经强逼朝廷交出前来投奔的柔然残部,并且直接在长安城门外将这些人杀光。

这件事让长安民众们深切的感受到突厥人的嚣张与残暴,哪怕事情过后许久都还在担心突厥人会不会某天直接杀到长安来,也像对待柔然人一般对长安民众大加屠戮。

因为民众们心中的这一份恐惧,日常生活中对于突厥人都鲜有提及,却不想再次听到突厥人的消息时,突厥人已经成为了唐公煊赫战功的一部分。原来这印象中不可一世的胡部,在遭遇了唐公之后也像其他的敌人那样的不堪一击!

所以城中百姓们也都纷纷奔走相告,再一次加强了唐公战无不胜的刻板印象,直叹只要有唐公守卫家国,则天下便没有强敌能够威胁到关中的安全!

相对于百姓们的乐观欢庆,达官权贵们在得知这一战报的时候感触要更加丰富。尤其是那些之前还在骊山商讨争取权位的元魏宗室们,这会儿更是懊悔不已。

之前唐公入朝定乱时并未大施刑威,让他们感觉唐公似乎在人事上有所忌惮,不敢尽兴而为。但今塞外的这场战事才让他们意识到,唐公是真的没有将国中一些不太和谐的人事当作需要严肃处置的问题,一旦被其认为需要处置的人事,不论内外都免不了要遭受严酷打击!

所以说他们背地里搞串联、意图瞒过唐公而谋取权位的行为,无异于是将本来轻微的问题给搞得严重起来,逼得唐公要对他们严肃处理。

就连那远在塞外、麾下雄兵巨万的突厥可汗都因交恶唐公而被擒拿斩杀,他们这些久处京畿的闲散宗室又有什么底气觉得唐公需要屈从于他们的意愿?

人的想法往往会受情绪所左右,当某些欲求过于强烈的时候,很容易就会陷入一种一厢情愿的思维之中。而当其重新恢复理智之后,就连自己都有些不理解当时为何会有那样愚蠢的想法。

但是唐公凯旋师旅已经抵达了泾州,不日便要返回长安,并没有时间再给他们去理解和消化,须得赶在唐公归京之前尽快做出补救与挽回。

于是这些人也都将之前一起入宫进奏的约定抛在了脑后,转而开始按照各自的想法去进行补救,或是托关系找门路、希望能够从轻发落,或是盘算着检举揭发、想要戴罪立功。有一些行动力强的,更是直接着令家奴置备一批犒军的物资,然后自己亲赴渭北迎接唐公凯旋师旅。

当这些人并没有在皇城相聚,而是在长安城外的渭桥看到彼此的时候,场面就不免变得有些尴尬,彼此之间相顾无言,只是各自将脸庞转向别处,然后便发声催促赶车的家奴快行。

李泰在泾州停留了两天,安排李允信率领一队将士将此战缴获的牛马当中一部分经牵屯山转移到陇右去。一方面关中牧养规模一时间难以消化这么多的牛马牲畜,另一方面也是加强陇右方面的军备。

新任凉州总管史宁年初的时候因为驻地偏远而没有入朝觐见,如今也赶来相见。

“长别数年,将军风采依旧,未为陇外风沙所催,故友重逢,让人欣慰啊!”

李泰在军营中迎接并款待史宁,见到其人阔行入前,未待其俯身见礼便先一步上前托住史宁两肩笑语说道。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