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北朝帝业 第527节(2 / 5)

宁等人于是便又讲起此番征讨的经过,他们诸路人马在湟水流域的鄯州集结,然后便经赤岭、即是后世的日月山进入青海地区。赤岭也是高原与陇右的一个重要分界线,由此西进海拔骤高,后世的大唐与吐蕃便曾以此为界。

当西魏大军进入青海地区之后,吐谷浑也有所觉,自称可汗的吐谷浑首领夸吕集结重兵于树敦、贺真二城以待魏师。树敦城地处青海东南侧,也曾是吐谷浑的旧都所在,后来夸吕上位后因为陇右形势越发严峻,于是便将其都城迁移到青海西侧的伏俟城。

史宁等人率军抵达树敦城后并没有选择直接进攻这一吐谷浑重兵防守的城池,而是率部佯向西去,做出一副直击伏俟城的架势,而树敦城守军便按捺不住、出城准备抄击魏军后路,结果却被魏军于途设伏、杀了一个回马枪,一战击溃树敦守军并夺取此城,在青海获得一处立脚点。

夸吕在得知树敦城失守之后,心内自是大惊,于是又集结人马于贺真城,准备于此阻拒魏军。史宁率军进围贺真城,与此同时又分遣一支精骑并突厥助战人马近万人直袭伏俟城,就连夸吕留在伏俟城中妻子都遭到擒获。

夸吕眼见不敌,便率部突围西奔,经大非川直奔乌海而去。自此这一次出击吐谷浑的战事便大获全胜,因为此时气候已经入秋,加上高原作战也让将士们深感不适,于是史宁便没有再下令继续出击,而是将所夺取的吐谷浑这三座大城人员物资洗劫一番,便引部撤回陇右,只在赤岭保留了一部人马以应对之后的攻防作战。

战事经过说来简单,想要达成却并不容易。尤其是在快速转战的过程中,非战斗的减员甚至要比阵亡将士更多了一些,高原的作战环境对于魏军而言还是有着不小的限制,很难像平原作战那样进退自如。

虽然此战付出的代价不小,但从战果上而言这些牺牲也是非常值得的,吐谷浑的新都、旧都都遭击破,这样的战果甚至超过了之前李泰的期望。

如果说有什么遗憾的话,那就是此役没能完全巩固住所达成的战果,受限于物资供给与高原环境和气候等方方面面的因素,眼下还难以在吐谷浑的核心区域构建起坚固稳定的据点。

第1020章 金银车载

后世隋朝花费了不小的代价灭亡吐谷浑,并在其地设立郡县,但却仍然没能形成有效的控制。如今的西魏较之隋朝大业年间那自是拍马难及,自是不可不计代价的将大量战争资源投此一隅。

抛开这一点遗憾不说,此战的各种缴获也足以令人笑逐颜开、心情畅快。

像是最直观的人马生口,由于吐谷浑并不是纯粹的游牧政权,生活习性是半定居状态,所以境内这几座大城也都聚居着众多的人口,在占据几座大城之后,史宁等人自然不会再将这些人口留给吐谷浑,尽可能的将人员掳劫到陇右,所得人口便有近十万之巨!

吐谷浑是农牧结合的生产方式,所以这些俘虏人口也多有耕牧技能,无疑都是非常珍贵的人力资源。

李泰旧年攻克江陵时,并没有选择如历史上那般将大量的江陵士民迁离其境,如今自己入主关中后,在进行一些军政改革的时候便面临着劳力告急的困难。

虽然之前是借着搞佛寺而搜括出许多沙门荫庇的人口而暂解燃眉之急,但长远来看,人口尤其是优质的劳动力仍然是制约关中各项产业发展和政令推行的一大因素。

关中的人口劳动力都尚且不足用,诸如李泰之前开发湖广的设想更是无从谈起,而想要减缓陇右的边防压力、获得更大的对外开拓的动能,当然也需要对陇右继续的深入开发,增加其当地的造血与补给能力。

此番出征吐谷浑一战便俘获将近十万人口,这对如今的西魏朝廷而言,无疑是一剂大大的补药。将这些人口纳入国中,一边教化一边役用,也能大大弥补当下所面临的人力短板。

单单这一项收获,就让此次征事不虚此行。然而这一次征战的收获,却还不止于此。

众所周知,吐谷浑之所以能够发展壮大,有相当一部分原因丝绸之路由此而过,尤其是南北分裂之后,南朝尤其需要仰仗吐谷浑所在的羌中道才能够与陇右河西达成交流。就连李泰他家祖宗李暠当年在建立西凉的时候,都要遣使借道于吐谷浑以求东晋的封命。

吐谷浑坐拥这样的地利之便长达百数年之久,自然也因此积累起了数量庞大的财富。魏军此番攻进的三城俱是吐谷浑的核心区域,所缴获的物资财货自然也是丰厚至极。

历史上在相近时期进攻吐谷浑的乃是突厥,突厥木杆可汗借道凉州进击吐谷浑,时任凉州刺史的史宁率部协同作战,顺利攻克吐谷浑树敦、贺真两城,但凡所缴获金银财帛与人马生口则尽归突厥所有。

可是如今由于李泰先一步出兵进击突厥并斩杀木杆可汗,使得这一次的军事行动主次位置颠倒过来,而吐谷浑这一锅煲了上百年的高汤自然也就为西魏先啖。

由于此番收获太过丰厚,甚至都难以做什么细致盘点,各种金瓶银瓮、珠帘玉杯等珍贵器物,犀角玛瑙、水晶赤玉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