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北朝帝业 第575节(1 / 4)

方今国家多事,羌贼势大、步步紧逼,就连我尚且都为其所败,太子资质文弱,恐怕更非羌贼之敌。与其将神器私传一户之中、以致宗庙毁堕,不如更择良选以御强寇。

但兄弟俱长,非是年少,虽剖心之言恐怕也难入人肺腑之中。今需弟等为我做一事,事了之后我必昭告内外以你为继……”

“陛下但有所命,臣万死不辞!唯请收回此言,臣无论如何不敢作此非分之想!”

高演避席而起,作拜堂中沉声说道。

“事情倒也不需要你身当万死,只是要在人情上有所忍耐。”

高洋望着仍自应答的滴水不漏的高演,口中继续说道:“前与贼战不利、伤损国中,并我如今缠绵病榻、衰气纠缠,皆国有邪气妨碍所致。前有高士观天望气,告我国势逢衰,需伤贵人以禳之。

今诸元仍然在国,想必便是占言所谓之妨国妨我之邪气。请阿弟归都为我尽诛诸元,杀之厌之,以断遗民旧望,勿留此后患更谋害吾国!”

高演听到这话后顿时便皱起了眉头,没有想到皇帝要安排给他的竟然是这么一桩差事,当即便下意识的想要拒绝,口中沉声说道:“方士之言,非经非典,作此异说,恐怕更是为的哗众取宠。元氏前朝遗族,如若因此便贸然加诛,恐怕时论不能公允评判……”

砰!

他这里话还没有说完,已经被高洋一脸愤怒的拍案声所打断,接下来高洋更是抬手戟指着其人怒声道:“你是说朕受方士奸邪蒙蔽?又或者我国运、安危,全都不及诸元性命重要?”

“臣不敢,只是、只是元氏诸众近年来一直本分自守,并未有……”

高演见状后额头顿时涌出一片冷汗,忙不迭又深拜于地,口中颤声说道。

高洋却没有耐心听他解释,而是望向高湛发问道:“你愿不愿领受此事?”

“陛、陛下有命,臣安敢不从!只是、只是六兄丈人之家亦是元氏宗属,是不是应该网开一面?”

高湛闻言后忙不迭起身说道,一边说还一边一脸关切的望着高演。

高洋听到这话后眉头顿时皱得更深,旋即便又指着高演怒声道:“此事非你不可!若仍不肯行,休怪天子无情!”

“臣、臣领命!”

高演在听到这话后,只能顿首于地,口中涩声回答说道。

一旁的高湛看到这一幕,嘴角顿时露出了些许幸灾乐祸的笑容,他倒不是要有意加害高演,只是性格使然,在与自身利害关联不大的事情上乐见别人因此而焦头烂额。

然而接下来高洋又指着高湛吩咐道:“高德政之前多有狂悖之行,之前因念其故勋而未作追究惩处。然而此徒近年却越发荒诞失节,你归都之后暂领御史台事、督查此徒罪状,若其当真乱法当死,也不必怜惜!”

“臣领命!”

高湛听到还有安排给自己的任务,于是便也连忙点头应是,旋即便又不无自得的瞥了一眼高演,审判高德政的任务自然是要比诛杀诸元轻松得多。而且之前高演还打算拉拢高德政、代替自己出任冀州刺史,虽然最终谋事不成,但也不妨碍高湛借机打击报复对方一番。

第1126章 前路尽矣

在各自领取了皇帝发给的任务之后,二王便被安排离开甘露寺,返回邺都去执行任务。

与他们一起离开的,还有三万名从前线撤回的将士。至于此间的宿卫任务,则交由平秦王刚从邺都率领至此的五千名禁军将士负责。

皇帝既然已经撤回了国中,身边自然不再需要留下太多人马宿卫。之前便已经先行派遣一万师旅返回晋阳坐镇以镇抚人心,剩下的这三万多名将士则暂时前往邺都安置。

原本邺都也不需要集结这么多的人马,只不过今年情况有些特殊。

与西魏交战大败,难免会令国中人心浮动。邺都作为北齐的政治中心,本来就集中了大量的过往北魏的洛下士流,而这些人家通常又与陇西李氏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心理上也更加容易产生认同感。

如今西魏李伯山势力雄大,更是在正面交战中挫败了北齐大军,谁也说不准国中会不会发生群起投奔的恶性事件。诸如旧年东西刚刚分家时,大量的镇兵督将从关西东逃。而且如今西魏国祚仍存,那些元魏宗室们无疑是有着强烈的西投动机的,这也是高洋强逼高演诛杀诸元的原因之一。

为了稳定住邺中的人情局势,自然要增加驻兵的数量。在两国交战的时候,邺都本来还有两万多名留守军众,之前平秦王高归彦还率领一万禁军从晋阳返回邺都以支持太子监国,如今经过一番调度调整,使得邺都驻军达到了将近六万之众,足以震慑住都畿那骚动的人心。

除此之外,将大量师旅驻扎都畿,也是为了方便军队就食。之前的战争已经消耗并损失了大量的给养物资,再加上今年的旱情严重,以北齐的家底也已经有些支持不住。

河南、青徐等地分别受虎牢城司马消难的叛乱与南陈在淮南军事行动的影响,也都难以调集资货输济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