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北朝帝业 第595节(1 / 4)

高演此时也并没有什么成熟的想法、笃定要派谁前往西魏为质,眼见母亲怜惜少子,而且所言也不无道理,于是便点头答应了下来。

高济见自己幸免于难,这才忍不住破涕为笑,又是连连向高演鞠躬作揖的道谢。高演被他滋扰一通,也没有了什么好心情,索性便起身向母亲告辞。

回到了晋阳宫之后,天色也已经黑了下来,于是高演便又着令召白天没有参加会议的王晞等几名心腹入宫议事,待几人来到后,他便沉声说道:“之前魏人倨傲、逼去尊号,如今废此前言,转而勒求质子,也算是事有转机。只是应遣宗中谁人前往,未知先生等可有教我?”

“忠君爱国,无过宗属。若能舍身为质便可为家国免却兵灾,相信无论选择哪一位宗亲,想必都会自感荣幸。”

王晞先是说了一句漂亮话,旋即便又沉声说道:“长广王于宗中叙齿仅次陛下,于国中位为佐贰,若可宾使魏国,亦足彰显我国对此番议和的重视,使魏人不敢轻易害盟。长广王精明干练,在外纵然遇事,亦可从容应变解决,实乃不二之选!”

第1170章 朝士通敌

王晞不愧是高演的心腹,一开口就说到了高演的心坎里。

虽然之前在策划政变的时候,高演与高湛乃是亲密的战友,可是随着政变结束,彼此间那一份默契自然也就不复存在了。

虽然以高演的性格还不至于这么快便要卸磨杀驴,可是之前在政变过程中,高湛恃着已经取得的成果逼迫高演做出兄终弟及的许诺,这也在高演心中埋下了一根刺。

如今大事已成,无论高演愿不愿意履行约定,想起这件事的时候都颇感头疼。

如今的他春秋正盛,根本还没到考虑后嗣问题的时候,而兄弟关系又有别于父子,一旦他将高湛立为皇太弟,那就是给自己树立了一个明确的敌人与竞争者,不只会直接影响到他作为皇帝的权威,更会让他处于一种随时可被取代的危险状态中,这自然是高演所不能容忍的,也是任何一个有志君主所不能容忍的!

如果能够解决,哪怕只是暂时缓解一下这个问题,高演也是非常乐意的。而派遣高湛作为使者前往西魏似乎就是一个好方法,让其暂时离开国中,自己可以从容施政、并且调整国中人事,逐步清理掉高湛的人事影响力。

日后纵然其人再返回国中,也不会再像如今这样对时局拥有着庞大的影响力,到时候高演再如何安排处置后事,便会更加的从容,也有了更多的选择。

高演想到这些的时候,嘴角都不受控制的微微上扬起来,但很快又在心里默默否定了这一想法。虽然这个安排看起来非常的诱人,但想要实现却是非常的难。

这一场政变固然是让高演成为了北齐新的皇帝,但是高湛在这过程中同样获益匪浅。特别是在高演为了控制大局而率部离开邺都前往辽阳、之后便又来到晋阳,邺都的一切人事几乎尽数委于高湛一身。

兄弟两人分处两都,如今的高湛可以说是北齐国中权力与势力仅次于高演这个皇帝之人。高演想要凭着一纸命令便剥夺其所有权力,并将之发配到西魏去做人质,高湛自然是不可能乖乖听从的。

所以在稍作沉吟后,高演还是缓缓摇头并说道:“方下国中初定,长广王乃是宗中为数不多才力兼具、可当重任者,尚有许多大事需仰其分劳,不可轻易遣出国门,还是另择别员吧。”

王晞听到自己的提议被皇帝否决,便也不再多作争辩,当即便退回了自己席中坐下来。

旋即便又有属员陆杳起身说道:“魏国所以求以神武嫡脉为质,所担心无非我国会因血脉而怠慢质子、轻易毁盟。今至尊昆季皆壮,乃是国之瑰宝,无论使用何人于外,都难免荒置宗家良才。不如由下代冲幼子弟挑选,太原王、济南王等皆先帝嫡血,神武嫡孙,血脉尊极,足以为质。”

“这……”

高演听到这话后,眉头便又紧紧皱了起来,脸上流露出犹豫挣扎之色。

太原王高殷、济南王高绍德,皆是先帝高洋与其皇后李祖娥所生嫡子。陆杳提议将他们二人作为质子送往西魏,意思自然也是很明显,那就是另一种形式的斩草除根。

高演对于这一提议自然也是非常动心,虽然说眼下在他心目中对自己威胁最大的乃是高湛这个弟弟,高殷兄弟俩则还排在后面,而且老实说这隐患也不见得有多大的危害。但若能够趁机解决一下这碍眼的存在,顺便又满足了西魏的和谈要求,也是何乐而不为。

不过高演难免还是有些犹豫,因为毕竟他刚刚从先帝高洋手中接过皇位,并在兄长临终前也答应了要善待几个侄子。

如今高洋尸骨未寒便要将侄子作为质子流放于敌国,这多多少少有些说不过去,也让高有点过不了自己心内这个坎儿。高洋对他的评价确是一语中的,他本性未必良善,但却爱作矫饰,哪怕心里非常愿意做的事情,也要因为顾忌群众看法而犹豫再三,需要诸多权衡才能痛下决断。

“先帝将家国托付于朕,朕尚未有大功以报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