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北朝帝业 第622节(2 / 4)

滏口关城中对此却乏甚回应,营门紧闭不肯接纳高归彦所部人马。当高归彦渐渐失去耐心,打算着员入前冲击关塞的时候,更受到关城上引弓鸣镝的警告,俨然将他们当做敌人一般。

高归彦见状自是大怒,亲入城下用马鞭指着城中将士喝骂道:“尔等狗卒知我是谁?我乃王朝大将、宗家耆老,至尊见我亦需礼待,长广王等俱我下席,你等竟敢将我拒于关外,知否死字怎写!”

此间守军或是真的不知“死”字应该怎么写,但邺都的高湛在得知高归彦竟然不战而走、直接率领上党人马退往滏口的时候,心里已经恨死了这个家伙:“高归彦当真无能废物,本是奴生贱种,因傍我家得享尊荣,不思以身报国,竟然为贼向导,如此蠢物,不死何为!”

不只口中怒骂不已,他更直接下令道:“传告厍狄伏连,不准放任西面一人进入滏口,包括平秦王在内!上党师旅不战而退,本已罪该万死,休想奢望能够生入滏口!若有一人得入,我必屠其全家!”

这会儿他是真的慌了,上党的失守让邺都只剩下了滏口这一个防线。邺南尚且还有白沟长城等一系列的防御工事,可是邺城西侧却完全无险可守,只要滏口被攻破,敌骑顷刻之间便可以抵达邺都城下。

在勒令厍狄伏连一定要固守滏口之后,他又召来一干心腹们,询问该要如何挽救危局。但他门下诸如和士开等属员,平日里搞点游戏玩乐、又或者谋害作弄时流尚可,当面对这种真正的存亡大事时,一个个也都吓得心慌意乱、全无定计。

唯有高元海这个智囊眼下尚还有几分镇定,但也紧皱着眉头,沉声说道:“绝对不能让魏军杀至城下!李伯山威震天下,旧年强如文宣犹且难敌,况且城中多其亲戚门户,更不知有多少心怀贼志者暗谋投之,其人若至城下,畿内必定不战自乱!”

“这些我自然知道,休说废话!该当何计化解危难!”

高湛听到高元海的分析,心情不免更加的烦乱,当即便没好气的瞪眼喝道。

高元海稍作停顿后旋即便又说道:“唯今之计,应当先收城中诸世族时流拘于府下,无论这些人有无投敌之心,当下都是一大隐患。唯有将此群徒俱囚,才能使城人心怀死志、与敌力斗。并传告晋阳,速速遣军来救,迟恐……”

“迟恐如何?若只是此类俗计,我又何必问你!速速再作别计,再作妙计!如若不能转危为安,你等俱死,绝难独活!”

高元海的计策也让高湛看不到扭转局势的希望,索性便将其人直接扣留在尚书省中,想不出计策不准离开,而他则执行其人刚才的提议,一边派人搜捕城中世族诸家成员,一边又频频使人向晋阳告急。

虽然这些计策在他看来也难挽危局,但眼下也实在是没有别的更好的计策,不如暂且先施行起来,也算是聊胜于无。

第1232章 群僧护法

眼下邺都方面的局势的确是危险紧张,在此之前便由于齐主高演刻意的削弱压制,使得邺都方面无论是人事结构还是卫戍力量都大为降低。

高湛本身也并不是什么擅长治理之人,近年留守邺都主要还是作威作福,各项人事管理也变得越发混乱。哪怕在寻常时节都多有纷乱,如今强敌入侵、将要逼近邺都,城中自然更加的混乱。

高湛对于城中人事也根本就不具备一个有效的控制,随着魏军进击上党以来,各种流言便在城中四处传扬。甚至就在滏口已经被他派人封锁的情况下,高归彦放弃上党向东面撤离的消息都很快便传入了城中来,便可见高湛的控制力之薄弱。

他所谓的控制力,仅仅只是建立在权位欺压与武力震慑方面。可是现在随着外敌的逼近,所谓的权位欺压也不像之前那么牢靠,毕竟如果魏军攻入进来,北齐这一套权位体系都将立即坍塌。

至于武力震慑,同样威力锐减,在派出厍狄伏连率军出守滏口之后,尽管高湛又着令邺南抽调一批人马返回邺都驻守,但如今城中守军也远不足两万。这样的兵力自然不足以应付大的变故,不要说魏军真的攻打到城下,就算城内有人趁机作乱,想要镇压下来也是非常困难。

所以直接逮捕那些本就天然亲近李伯山的关东世族时流,将此类人事隐患暂时扼杀在萌芽中,就成了高湛眼下为数不多增加对城池掌控力的手段了。

但是各路人马直入坊间闾里捉拿人员,本身又没有什么正当的理由,同样在城中造成极大的骚乱。

这些关东世族彼此间关系错综复杂,高湛要做的还不是像之前政变诛杀杨愔那样只是针对个别人员,而是要进行普遍的捉拿,即便是一开始顺利得手,但是随着被抓捕的人员增多,其他人也都意识到了长广王在此危难时节已经是如此丧心病狂。

眼下的他们在城中固然是没有足以抗衡高湛的力量,而且也难以动员闾里百姓发动什么骚乱,唯一可做的自救行为就是带着家人亲信们赶紧逃离邺都。

河阴之变虽然已经过去了几十年,但之后又有梁人北伐、孝武西奔等一系列爆发在畿内的乱事,所以这些关东世族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