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不免让段韶心生疑惑,所以也没有下令部伍渡河参战,而是着令斥候继续扩大搜索范围,他绝不相信李伯山会粗心到放置这么多人马于此供其吞没。
在等待斥候回报的同时,段韶也着令将那些沿途逐回的定州士民们重新安排回滹沱河南岸一线,到时候可以将定州军众们布置在北岸列阵与敌交战。他们为了保护亲人不惜违反军令,如今亲人就在对岸,那自然也要拼死杀敌,对士气的激发效果不逊于背水一战。
正当段韶打算先行渡河查看一下真定城中的战事时,突然后方有军士驰行至此匆匆奏报道:“启禀录王,魏军大队出现于鹿泉,正向此杀来!”
“敌竟从后而来?”
段韶闻言后顿时一惊,旋即脑海中便闪过一个念头,李伯山用兵当真飘忽难定,在定州城这里投入这么多人马,谁能想到其竟舍近求远的绕道来攻,直将此间投入的人马当作草芥一般,难道就不怕真的被齐军一举歼灭?
不过好在他也并没有让人马一涌而出,而是分批递进,眼下也仅仅只有自己这五千精骑抵达真定城而已,其他师旅仍行于途,但是半道受攻,同样也是情况危急。
段韶自然不敢怠慢,无暇细察真定城中战况如何,留下一部分军众之后当即便又率领其他人马匆匆向敌军出现的地方而去。
当然他也没有忘了传信给土门关方向,让高阳王不必急于奔赴阳泉,暂且率部协助防守,以免战事发生在距离土门关太近的地方从而让留守徒卒惊慌不定、为敌所趁。虽然关前留守卒员数量还是不少,但毕竟魏军突然出现在这一方位上实在太过惊人。
第1254章 唯欠一死
当段韶率部返回后路鹿泉附近的时候,便见到双方战斗已经打起来了。
魏军方面约莫有两万军众,观其结阵确是从北面而来,此时约有一万多名的甲兵结成庞大的步兵战阵,自北向南的往下推进,两翼各有一刀两千名骑兵阵队作为步兵战阵的爪牙延伸,不断的往复冲击滋扰着眼下正与魏军正面交战的齐军战阵。而在这交战战场的北面一里之外,仍有数千名魏军步骑将士,正簇拥着一座醒目的大纛,想来便是魏军的主将所在。
此时的战场上,齐军将士正处于比较劣势的情况下,他们乃是被动应战,战场的选择并不算好,处于一个背南仰北的下风处,战阵的最前方,则是一溜辎重车驾临时组合起来的车阵防线。
齐军虽然不像魏军那样有着比较精妙的车阵步战战术,但是对随军车驾的基本运用也并不是多么高明的技巧,只不过这道防线效果有些不佳,此时已经被魏军冲击的存在着许多的缺口。
在这主战场之外,还有数千齐军步骑游移在旁,找不到合适的时机和角度插入到战斗中去。
因为眼下战场上魏军与齐军兵力势均力敌,而此时魏军大阵盯住一部正自勇猛攻击,这些齐军将士即便是上前进攻魏军战阵侧翼,也做不到侧面的包抄,反而会使得兵线变得浅薄,而己方正面战场上的阵队又被压制的太紧缩,贸然合并起来反而会造成阵势的混乱。
“魏军来势太过迅猛,竟以战马投送步卒,末将等诸军未暇聚合,魏军阵势已成……”
那些正自有些彷徨,不知该要如何应敌的齐军将领见到段韶及时返回,这才长长的松了一口气,忙不迭上前将前情向段韶稍作讲述。
之前段韶先一步离营前往滹沱河,后路师旅则分批陆续开拔,当主要人马行至半途的鹿泉附近时,他们便也发现了正从北面向下而来的魏军大队。
得知这一情况后,将士们自是分外震惊,不过好在当时魏军还在将近二十里外,还有时间停下来布阵迎敌。当时齐军分部出营,前后师旅拉开足有十数里的距离,如果是前后迎敌倒能迅速支援策应,可眼下魏军却是拦腰冲来,将领们下意识自然要选择更靠近后方的地方聚拢师旅加以迎敌。
于是他们先是布置骑兵于北侧待敌来迎击,其余军众则迅速后撤,准备靠近后路师旅结成坚阵以拒敌。原本按照双方之间还有将近二十里的距离,这想法必然可行的。
然而却没想到魏军那里先是分出骑兵与齐军精骑进行纠缠,旋即却又用战马前后数次将其步兵快速投入战场,直接将齐军师旅拦腰截阻,使得齐军不得不仓促迎战,也使得前后诸军没能有效的集结起来,以至于从开战伊始便落在了下风之中。
“魏军主将知是谁人?”
和李泰之前不知道段韶之前不在土门大营一样,眼下段韶也不能确定率领这一支人马的究竟是不是李伯山,不过从这战术和魏军浑然不理会此时正身陷真定城中友军安危的做法来看,对面主将应是李伯山无疑,因为只有李伯山才敢于执行危险性这么大的战术,能够承担损失巨大的后果。
众将闻言后自是有些无奈的摇摇头,他们眼下被魏军打了一个猝不及防,战场上仍然陷入被动当中,根本也没有能力推进到魏军的战阵后方,更加无从辨认敌军主将是谁。
此时段韶的回师也被魏军方面所留意到,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