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城中高阿那肱还在指挥部众镇压毕义云亲信掀起的叛乱,待到唐军攻城,便更加的应接不暇,几方乱斗使得城池内外秩序全无,战斗从深夜一直持续到了第二天天亮,源源不断入城的唐军才算是彻底占据住了齐州城。
可是原本城中北齐一方的齐州刺史毕义云、还有从青州而来的高阿那肱等人却是都不见了踪迹,想来应是趁着昨夜城中战乱已经先一步弃城而逃了。
唐军北路军主将高乐一边命人收拾战场、整顿城中秩序,一边又着员追击齐军败逃之众、顺便打听一下其余几路友军人马的消息。
派出的斥候很快便有一路返回,带回了此城守将毕义云的尸体还有一队当地青壮乡士。
这一队乡士率队者乃是一个十几岁的英武少年,见到高乐之后便作拜道:“小民名秦爱,齐州历城人士,本共乡人结寨互守乡里,凌晨天色未明,堡外忽有乱兵叫嚷滋扰,乡人不敢拒之、开门纳入,问后才知竟是东平毕义云并其亲徒。毕义云此獠恃其乡势雄壮,早年间屡屡劫掠乡里,人共患之,而今为王师所逐、败逃归乡,小民便共乡人趁其疲惫昏睡杀之,来献王师!”
“倒是一个明白事理、头脑清晰的乡里少壮,你等虽非王师将士,但见义勇为、擒杀贼将,亦并有功,且录功名于簿,来日奏明朝廷,一并受赏!”
对于这些主动前来投效的乡里义士们,高乐也是态度温和的予以接待,让人将这少年和其乡友们名号一并记录下来,并又着员引领他们用餐歇息。
不同于倒霉的毕义云丧命半途,高阿那肱倒是成功的逃回了青州城,只不过跟随其人一同逃回的只剩下百十名残兵。
高湛得知齐州失守自是大惊失色,而当得知青州城南面同样有敌踪出现的时候,他更是吓得手足冰凉,连连颤声道:“速往兖州、速召斛律太师回援,快、快!”
然而此时的兖州方面情势却要比青州还要更加危急,韩雄所率领的河洛师旅受困城下,这也让韩雄并众将士们全都倍感焦躁。
他们河洛之间的将士多年活跃在与东魏北齐战斗的最前线,结果就因为高湛个王八蛋突然弃城而逃,使得主力突进到河北,而他们河洛师旅却因此与主力人马配合上有所脱节,最终错过了灭齐大功。
尽管之前韩雄率军成功剿定高浟这一路敌军,但与灭齐之功相比仍是大为逊色。
韩雄也清楚此番进讨青州,算是主上补偿河洛师旅而特意安排的一个机会,自是打起十二分的精神,师旅受困兖州后,他便亲自督令将士们昼夜不停的向着兖州城发起强攻。
在唐军的凶猛攻势之下,尽管城中的斛律平也在努力维持防事,但城中守军终究还是力战不支,最终被唐军将城池攻破,并且成功的将斛律平围困城中,一举擒之!
在攻下兖州城后,韩雄也没有下令师旅休整,而是趁着这股胜势,率部直向青州城杀去,务求尽快剿灭高湛这一支残余的敌军。
第1287章 一逃再逃
随着各路败军狼狈撤回青州城,整座城池顿时都被一种黑云压城城欲摧的危险紧张氛围所笼罩。
青州城本来就已经被高湛和其亲信们搅闹得不得安宁,如今战争的阴云又笼罩下来,顿时变得越发混乱不堪。
城中士民收拾家当便要逃出城去,担心被困在城中无从逃避,周遭乡野百姓却又拖家带口的蜂拥入城,恐怕待在乡里会遭到乱兵的冲击洗劫。各处城门全都拥挤不堪,民众们为了各自所想的转危为安,全都不肯退让,以至于自己先打斗了起来。
此时青州州府所改造成的皇宫大内也是乱成了一团,自伪主高湛往下一众人等全都无心于事,各自忧心忡忡,口中不断的发出抱怨之声。
“斛律老贼当真误我!之前侥幸险胜,便以国之坚壁而自任,使我小觑敌势,无作更多备战之计。如今老贼虽死,却使我滞留青州,难能脱困,实在可恨!”
在这一众抱怨声中,高湛的声音无疑是最大的,眼下的他除了惊惧之外,心中更是懊悔、恼恨兼而有之。
之前他还打算派遣心腹前往光州准备大船、作为退路,可是由于斛律平抗阻敌军颇见功绩而暂时放弃这一打算,但他却没想到斛律平这场胜利保持的时间这么短,转眼间竟就城破身亡。
眼下南北两个方向敌军全都突破防线、各自向青州城杀来,高湛本来还将斛律平当作最后的救命稻草,却不想这根稻草竟然先在兖州溺亡,这不免让高湛心中顿生一股万念俱灰之感。
“眼下城中还有多少兵马?速速召集起来,拱从仪驾奔赴光州、避敌锋芒!”
在这危急时刻,高湛准备再次发挥其人转进如风的做派,想要在唐军围困青州城之前弃城而逃。
然而当他刚刚流露出这一意图时,参与议事的崔暹之子、文襄帝的女婿崔达拏便站起身来疾声说道:“陛下,此计万万不可啊!如今敌军来势汹汹,我若留青州与战,青州城防亦经营多时,城中人物丰饶,尚可一战。
若弃此城而走,则敌众必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