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北朝帝业 第673节(2 / 5)

都给吵散了。

于是他当即便站起身来,亲自拉住侯安都的手,将他引出厅堂去,不要再继续留在堂中去制造仇恨。然而待其重新返回堂中的时候,已经有数名吴乡豪强满心不忿的离席而出了。

对此陈蒨也有些无奈,至于这一场会议,自然也是进行不下去了,只能暂时宣告结束,转去别处厅堂用酒食宴会稍微安抚一下群情。

“今虽谋事不成,但也总算让朝廷知晓三吴群情激愤,不敢轻为触动。使我得有暇时,可以从容布置后计。”

待到宴会结束后,陈蒨又将麾下众心腹们聚集起来分析当下局势:“今唐军过江已成定局,前计进图南川则未可行。今日聚会,所见民心仍未足用,欲使群徒竞起,仍待更加督促诱惑!幸在侯公肯于进图大计,晋安、东阳等诸君亦可为援,唯思进计而已。

今北虏进取广陵,京口必然难安。徐度前贪货利,与我多有疏远,此番腆颜入朝,仍然未能阻止朝廷此番行计,归镇之后自当思其将何以谋身,目数国中,唯我可为其后援。德言为我前往拜访,阴使其知我仍重之,切勿再为自误!”

虽然吴中豪强们人心各异,还不能拧成一股绳,但齐聚陈蒨门下所造成的声势,也让朝廷不敢对其轻举妄动。而想要继续对抗,坐镇京口的徐度仍是一个重要的人物,所以陈蒨也要继续争取,恰逢眼下朝廷为了迎合唐国的要求而罔顾徐度的诉求,于是陈蒨便又安排心腹到仲举前往游说联络。

接着他又指着麾下韩子高等几名部将说道:“吴中布价愈贱,寒丁难以为食,子高等分头入乡招揽亡命,并往吴郡潜入。待到南川战事转烈,你等便直据吴郡,待我前往汇集!”

江东物产虽然不乏,但布价却是最重要的民生指标之一,布越贱则人越贫,生计便越艰难。这是因为葛、麻等材料是贫民寒丁为数不多能够获取的生产原料,麻布葛布也是为数不多他们能够生产用以换取生活物资的产品,布匹的滞销,直接让他们断了生计。

一般民生局势到了这一步,州郡官府与乡里豪强大户都是要出面进行赈济的,因为再发展下去就会影响到政绩与治安。但眼下陈蒨需要掌握更多的法外力量,所以刻意的不作赈济,从而在这些亡人当中招募兵丁。

如今的吴郡太守沈君理同样出身吴兴沈氏,乃是当朝驸马都尉,国主陈昌的姊夫,加上其父沈巡旧年自江陵被掳走,后从陈昌返回江东,故而立场也是偏近于朝廷。

因此陈蒨便打算趁着唐军与朝廷人马在南川与乱军交战之际,以蜂盗之患而进图吴郡,从而将三吴之地完全的掌握在自己手中,如此进可联结京口徐度把持朝纲,若使唐军果真大举来犯,亦可据地以守,如若不能击退唐军,还可如吴中豪强们盘算的那般学东晋天师道孙恩等泛舟于海,待时而归。

且不说陈蒨这里的各种谋划盘算,大唐山南方面在得知朝廷总算将要再次用兵于山南的时候,一时间也是群情沸腾,诸将都踊跃请战、不肯退让,甚至在陈军都已经就位之后,唐军都还没有完成整编。

第1317章 华夏同源

山南可以说是不折不扣的当今至尊龙兴之地,当年车驾初抵州境的时候,所据不过沔北一隅之地,地狭民贫,百业凋敝,府库空竭,州治混乱。

但在接下来的几年时间里,在当今至尊的治理之下,荆州民生百业发展的欣欣向荣,军政事务井然有序,势力也在快速的发展壮大,先后收复关中、兼并巴蜀,并一举进夺荆襄大片区域,直把疆土扩张到长江以南。

在对外的扩张告一段落之后,当今至尊也已经拥有了足以抗衡关中霸府的实力,并在之后顺利入主关中,这才有了后来统一北方、创建大唐的一系列事情。

但是在至尊离开山南、返回关中之后,山南一系列的对外开拓的活动也陆续停滞下来,朝廷更多的军事行动都集中在了北方,尤其是针对北齐的一连串战事,许多关中将士也都因此而战功赫赫,可谓是功成名就。留守山南的将士们则因错过了许多的机会,也都没能立功扬名。

所以当现在朝廷终于再一次的要调用山南甲兵的时候,驻守山南的众将士们顿时变得群情沸腾起来,朝廷的征命还未下达,请战的奏书都已经雪片一般飘往长安,但凡有上表言事之权的将领,全都一遍又一遍的奏请朝廷,为自己和麾下将士们争取出战的机会。

一些将领们因恐单纯的奏表请战还不足以彰显自己的诚意与决心,于是便又传信给长安的亲友们,动员他们也来面圣为自己争取机会。

一时间,这一份好战渴战的风气又从山南蔓延到长安来,各种言辞恳切的文字与话语全都堆在了李泰的眼前与耳边。

将士们求战心切,耻于闲处、渴望立功,诚然是军心可用,但朝廷在拟定军事计划的时候也有自己的考量与节奏,并不能为战而战,还是要有着明确的战略构想与利益诉求,否则便不免要沦为穷兵黩武的虚亢之态。

所以李泰也并没有盲目的扩大战事构想与征师规模,只能尽量的兼顾群情,确保精兵强将的前提下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