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扼元 第421节(2 / 4)

多。许多镇防甲士的家里养着好几匹马,每到朝廷拖欠军饷军粮,就转卖一匹,然后托人情从群牧所的下辖的牧场偷出一匹两匹弥补不足。

牧场有时候也会向士卒们购买马匹,多半是在朝廷派人点验的时候拿来充数,所以老马跛马都行。

但后来漠南山后易手,马匹的来源就没了。开封府现在的马匹,主要是从羌人部落采买,价格甚是高昂。

去年采买的两万多匹战马分配到各都尉所部以后,因为战马未经驯顺,也来不及集中饲养、熟悉水土的缘故,一年下来就病死三千多匹。皇帝为此勃然大怒,专设了典牧司,由宗室完颜合周亲总其事,负责查验各部对马匹的管理。

完颜合周本人倒不积极,只盯着胥吏发布指示便罢。

这位宗室贵族曾做到过元帅左监军,知道基层将校不易。各部将校们手头马匹少了要叫唤,多了又养不起,有些事情查问得太清楚了,反而引出不必要的麻烦。

唯独完颜斜烈因为自家身为先帝亲信而未能保护,自家一直耿耿于怀,所以治军苛严,管理及其严格。他们这支军队所属的战马,无论数量还是质量,都超出其余各都尉所部。

不过,军队不可能光靠着军法来维系。完颜斜烈治军固然严苛,赏赐也不含糊……那些赏赐不是朝廷给的,而是他去年抵达中都以后,皇帝所赐的钱财。总数本来也没有许多,两个月就花完了。

上个月他实在没法,问完颜陈和尚要钱周转。于是完颜陈和尚也把皇帝的赏赐拿了出来,统共五百两银、三百匹绢,还有一根玉吐鹘,一只金杯。

银帛投在一万多人的军队里头,连个水花都激不起,玉带和金杯也不是什么实际的好处,但军队的统帅和宣差都提控两个,已经都是穷光蛋了。

养兵练兵,自古以来都是极费钱的。军士们要过日子,要养家糊口,朝廷就得源源不断地给钱给赏赐;对军队的训练和战斗力要求越高,就得拿出越多的好处,以让将士们满意。

去年底,遂王在开封皇帝位,起初连续数次大赏全军,进而重整各部精兵猛将,实现了十三都尉汇聚的强大武力。但开封朝廷的大部分领地都比较贫瘠,中枢实际上是以区区一个开封府,顶多再加上半个河东来周济半壁江山。

中枢既立,体制骤然完备,要领俸禄的文武百官翻了几个跟头不止。朝廷为了拉拢地方官,又多许诺高官厚禄。于是不可避免的,钱粮上越来越紧张,听说上个月已经在派人搜索开封府的旧宫殿,剥了宫中饰物的金箔来拼凑日常开销。

朝廷眼看要没钱了,如果拿不出钱,而又想保持军队可用,就得允许将帅就地筹饷筹粮。但这样一来,势必形成藩镇,开封府的大员,尤其是汉人大员们对此又很忌讳。

年初时,朝廷还有项额外指望,便是宋人的岁币。

但宋人狡诈的很,他们对此反复规避,动不动拿着朝堂上物议搪塞,嘴里苦水倾泻,就是没有实际拿钱的动作。据探子报来,他们反倒是明里暗里和中都方面打得火热,纵容无数海商大作生意!

这情形,叫开封方面怎么想?难道就一直等宋人的施舍?

朝廷能等,穷到叮当响的将帅们能等么?十几万的大军能等么?

就算能等几个月或者更久,又有什么意义呢?

中都那个周国公郭宁,眼下也是把老底子倾尽了,所以没法动兵征战。但他那头靠着海上生意,一直都是有进项的,而中都、河北自古都是富庶之地,只消踏实经营一年两载,说不定就能恢复旧观,然后把那打败过蒙古军的雄兵一支支压到战场。

到那时候,开封的西金朝廷拿什么去抵挡?

所以到了最后,便只剩下南下掳掠一法。

说来真是可笑,中都那边的郭宁明明是贼,如今却摆开了治国的模样;开封这边的大金明明是正统,却只能想着烧杀掳掠。

完颜陈和尚只能安慰自己说,当年女真人的祖先从混同江畔起兵,就是以战养战,靠着咀嚼大辽身体上的血肉,滚雪球般地膨胀起来。如今的大金,当然已经衰弱了,甚至军队的主力都已经不是女真人。但能保持着抢掠风气,说明血性还在,不能说是坏事。

再看说,宋国比大辽如何?

宋人孱弱是公认的!我大金就是冲你撒个野怎地!

走在完颜陈和尚身边的那个乃蛮人忽然呜呜地叫了起来。

完颜陈和尚从沉思中惊动,听到了前方的号角声,那是前部哨队和敌人撞上了。听角声长短的意思,好像敌人的数量还不少,不是敌方上的乡兵或者弩手,而是撞上了哪一路正规军。

第七百二十章 取偿(下)

号角声越来越急,代表着敌军的距离从十里逼近到五里。

金军此番南下,重在劫掠物资,所以不攻坚城,不打硬仗,各部沿着大路行动,时不时分出小股兵力,席卷宋人转运物资钱粮的各种仓库和小寨。饶是如此,驻在寿春、庐州等地的宋军也不敢出外阻击。

完颜陈和尚估摸着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