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见定海军此前积攒的家底确实被大量消耗了,他们的粮食不够支撑长期作战,精锐士卒也大量分散到了新组建的军队里,导致军队的战斗力有所下滑。
与之相对,开封方面的控制区域在北面有山河表里,在南有大名府这座重镇,还有卫州、滑州、曹州等一系列沿着黄河布设的坚固军事据点。郭宁麾下的小股兵力既然奈何不了孱弱之宋,就更加奈何不了大金。
这对开封朝廷而言,是个难得的时机,也是必须抓住的时机。
倒不是说他们要去攻打山东河北,定海军毕竟凶猛,就算攻不足,守也有余。开封朝廷就算要作死,也不会这么做。他们想到的办法,是趁着郭宁忙于整顿内部政务,出兵南下。
南下便能劫掠,以劫掠之财维持十三都尉的新军。
南下便能练兵,通过和宋人的厮杀,趁机调整陕西、河南两个统军司的将帅人选,进而检验己方在军事上的振作是否有效。
南下便能迫得宋国交出岁币,甚至以使开封朝廷有继续整军经武的资本!
如今天下三分,以南朝的武力最为孱弱。开封朝廷的这一谋划,几乎是他们必然的选择,不能说没有道理。
就算其中有点风险,也是要争夺大统所必须的。
如果什么风险都不敢冒,而只坐守开封做守户之犬,那也真没必要另立大金朝廷了,不如直接向郭宁俯首投降了事。
因为十三都尉之兵猥集开封,编练甚紧;开封金军骤然南下,宋人事前都没有准备,更别提隔着老远的中都方面了。
但开封朝廷没有想到,宋国确实虚弱,但仍有自保之力。他们更没有想到,郭宁对宋国的渗透很是顺利,所以得知开封金军动向的时间,其实比宋国的行在临安更早;而郭宁手上能动用的资源,也比开封朝廷上下想象得更多。
中都元帅府。
在天津府忙碌数月的胥鼎前脚进了丰宜门,后脚就拐进了元帅府,径直来见耶律楚材。
他屏退左右,低声道:“怪不得天津府那边,粮秣支应总觉不足!咱们在淮南方向耗费许多资财买动商贾,这才打通了经运河走私粮食的线路……但从那里发运的粮食根本就没有到达北方,也没有到登州、莱州!”
他凑近两步,把声音又压低了些:“我亲自去调了左右司的簿册副本看过!海州朐山港的记录里,分明是有这些粮秣的……它们去了哪里?”
耶律楚材从大堆文牍抬头起来,哈哈一笑。
益都枢密院。
完颜承晖难得来一次,便熟门熟路地找上了杜时升:“进之先生,咱们有一阵没见慧锋大师了吧?月头上周国公经过益都,都没见他出面迎接。你可知,他去了哪里?”
杜时升装傻充愣:“是啊是啊,我也有一阵没见他了。他去哪里了呢?”
第七百二十八章 良机(中)
鲁南群山广阔深邃,雄峰矗立,群山西连兖济,南俯徐淮,东濒大海而北负泰岱。
沂州以南、邳州以北的苍山、艾山一带,乃是鲁南尼山山脉的南部边缘,自北而来的起伏山峦和错落崮崖至此分散,成了零星的小山峰。山峰之间平原葱茏,又有沂水和沭水和蜿蜒流淌,与山势交错。
早年南朝将领杜充扒开黄河大堤以阻遏金军,黄河遂吞汴、夺泗、入淮。沂水的水势得到加强,成了南北水上交通的重要渠道,邳、沂两州因此富饶。大齐皇帝刘豫和儿子刘麟、侄子刘猊,都频繁驻在此地。
不过,这片区域已经衰退很久了,如今此地就只是定海军和红袄军余部的边界。
再往北面熊耳山的腹地去,顶多十五里就能看到红袄军余部建设的寨子,而实际控制红袄军的刘二祖,其根据地就在尼山深处的大沫崮。
穿过尼山和蒙山之间的平原地带,很快就能到达山东西路的重镇兖州和东平府。所以郭宁策马行进的道路在通往向城镇的方向变得宽阔,还不断分出山道,直接进入山中腹地。
前些年红袄军与金军往来厮杀剧烈,大部分的山道都都被挖断或者用巨石、大木堵住。郭宁等人一路行来,还有些岔路上留有陷马坑的痕迹。山道两边有村落的遗迹,但最早的遗迹应该也是二三十年前的了,村民们几乎都已经去了深山里。
大金建立以来,山东地方上与朝廷对抗的义军就层出不穷。
正隆年间耿京、张安国、辛弃疾等人以兖州、泰安、东平为根据地,有众数十万。承安年间朝廷以枢密使完颜宗浩主持括地,短短一年里在山东、河北括田三十余万顷,百姓们数十年开垦出的腴田沃壤尽数被女真贵族夺走。无数百姓家破人亡,遂逃亡深山,再度扩充了反贼们的力量。
这些造反者的势力极盛时,便是杨安儿聚众数十万席卷大半个山东,并攻入河南,建国称帝。
可杨安儿随即在与南京路金军的战斗中身死。红袄军余部退回山东以后,又遭定海军骤然突袭。最终,他们地盘只剩下了泰安、兖州、腾州的山区和山下的半个东平府、半个邳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