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扼元 第494节(2 / 3)

点,就够普通人吃上几辈子啦!

正这么想着,王二百往侧面让开身体。

他理直气壮地道:“太好了,是该你们这些吃闲饭的先上。这种时候,要死也是你们先死。”

这话真实在,也真难听。

岂止难听……这他娘的就不是人话!

早听说这位王船头脑子有贵恙,时不时张嘴就把旁人气疯气炸,原来是真的!

客商们无不大怒。

偏偏王子清的余部里头,有人回头注意到了这伙人,狂叫着挥刀杀来。客商们没奈何,各自抖擞精神施展武艺,与之斗作一团。

半个月后。

庆元府,兰山岛。

此地是上海行在南朝宋国境内的总部所在,周客山最近一年里,有半年在此盘亘,主要任务除了承接李云商谈好的商业协作,也参与商行总部的建设。

早前诸事未上正规,周客山每次抵达,都住在厉岙坊的酒楼里。但那不是长久之计,酒楼周边龙蛇混杂,眼多口杂,也不适合大周和大宋的关键人物商谈天下大事,抒发忧国忧民的情怀。

所以半年前,浙东提举章良朋想了个办法。

某日他前往兰山岛上的有名佛寺保安院顶礼进香,告诉本寺的主持说,有位极其虔信佛法的大金主,想把保安院的田产翻上两番,从原有的常住田九十八亩,山一百七十亩,扩充到田四百亩,都是良田,再加风景优美的山地十顷。

只有个小条件,就是请你们搬家。

保安院建于二百多年前,在本地极富盛名。况且远航的水手们登岸以后,少不得吃喝嫖赌和拜佛还还愿这几件大事,所以香火也旺。

主持起初不愿迁移,奈何章良朋嘴里那位大金主实在虔诚异常,不久又把开价提到了定海本岛也就是岱山岛上的良田八百亩。光这一项折算成行在会子,就是两万五千多贯。

主持当场晕了,这辈子何尝遇到过如此大注的好处?

终究是为了弘扬佛法,没奈何,只得应了,次月就带着徒子徒孙迁居。

保安院留下的寺产和建筑,随即在章良朋和周客山两人的督促下大举改建。两三个月内规模初成,果然不愧为大宋朝境内的海上财源周转中枢。

这是上海行的大事。听说改建完成,大量的商贾、牙行都派出代表携珍贵礼物前来庆贺。不料此后两个月,兰山岛的气氛竟有些森严,章良朋和周客山两位大官人都不见客。

这一日下午,保安院的二堂东侧,专门用于商议机密的偏厅里。

墙上有整幅巨大的海域图,周客山在海域图前往来走了两趟。他很快站定,面前正是流求岛上那个有浊水溪流奔腾入海的港湾。

他提起笔,在港湾外头画了个圈。

画完了圈,他转过身,随手把毛笔一扔,扔到了章良朋的脚前。

“这是两个月来的第十六起海难!”

周客山连连冷笑:“别和我说海上风涛,海上风涛究竟如何,你我都不是外行,那些吓唬人的昏话不必拿出来说。何况咱们上海行派出去的,从来都是熟手、能手,用得是大船、好船!货物该是何等安全,人员该有怎样的保障;你我两个,也都是公开拍过胸脯的!”

说到后来,他急促地喘气,几乎要破口大骂。

好不容易压抑住情绪,他折返落座,喝了两杯茶,平稳气息:

“十六起海难,沉了二十一条船;你我两家合计,五百多的纲首、船头、水手没于海上,尸骨无存;价值百万贯的物资没了!这消息是能放出去的?这样的事,我大周的皇帝陛下,你大宋的右丞相都能接受?这两位一旦怒了……别的我不敢说,这屋里一定有人要掉脑袋,要身死族灭!”

这屋里,统共就坐着周客山和章良朋两人而已。

章良朋连声苦笑:“这一起海难,我听说没沉船。”

“没错!这次没沉船,只死了些人。船队剩余的人手把船只开回了庆元府,还带回了海难的具体过程。其间发生了什么,章提举,你想听我说说么?”

第八百四十章 海寇(上)

“听总是要听的。”

章良朋想了想,又道:“出了这么大的事,也确实得追查。”

周客山点了点头,伸手示意相请。

“不过不能急。”章良朋端坐不动:“咱们办正事之前,贤弟且听我说几句话。”

“请讲。”

“大宋在南渡以后,与南海诸国的贸易总额,每年大约在一千六百到一千八百万贯上下浮动。与北方各地贸易总额,虽有诸多阻碍,每年不下三百万贯。近年来因为贵国鼓励贸易,我方也相应放松了许多禁榷的政策,南北两个方向的贸易额都持续递增,预计今年将达到两千五百万贯左右。”

“没错。随着中原、河北各地的秩序恢复,明年这个数字会达到三千万贯,后年继续递增。此等跨国、渡海的货物,如南海的香料,北地的骏马,运到大宋境内以后,至少有倍数之利。而新增数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