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第299节(2 / 2)

来就写一份回忆录,将此事公之于众不就可以了。”

“到那时天下早已大定,大家知道真相也不会说什么。”

“反而会认为你光明磊落,我也能落一个好名声。”

“这……”朱雄英也迟疑起来。

陈景恪直接说道:“别犹豫了,就这么说定了,去写奏疏吧。”

朱雄英郑重的说道:“总有一天,我会将一切还给你的。”

陈景恪笑道:“好,我等着。”

之后朱雄英亲笔写了一封奏疏,八百里加急送往应天。

至于此时公布摊丁入亩之事,是否会引起不利影响。

陈景恪是经过深思的,并不会。

经过大半年的清查,人口和土地数量,都已经查的差不多了。

现在是深挖阶段,看看还有没有漏网之鱼。

宁愿当黑户也不愿意入籍的百姓,大有人在。

原因就是丁税和徭役。

现在将摊丁入亩的风声放出去,反而会让很多藏起来的百姓,主动站出来入籍。

至于百官会不会反对……

看看龙椅上坐着的是谁,反对之前先掂量一下,自家户口本够不够厚。

大部分官吏不但不会反对,还会赞颂太孙仁慈。

因为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说,这都是仁政。

当然,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此时大部分土地还掌握在朝廷和百姓手里。

那种富者阡陌连田的局面,还没有出现,推行摊丁入亩的阻力并不是很大。

若等到王朝中后期,土地大部分掌握在官僚大地主阶级手里。

再想搞摊丁入亩,就没那么容易了。

奏疏很快就送到了朱元璋手里,一同送来的还有一封书信。

信里解释了这么做的原因。

得知事情的前因后果,朱元璋非常高兴,连声称赞:

咱的乖孙有王者之气。

马皇后在高兴之余,对陈景恪也提出了表扬。

第二天早朝,朱元璋将奏疏传递给文武百官查看。

群臣无不感到震惊,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这真是太孙想到的?

少数知道的真相的,虽然不知道具体发生了什么,但也能想到是在给太孙造势。

自然不敢将真相说出来。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