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第3o7节(1 / 2)

有些人暗地里抵触,学的一塌糊涂。

陈景恪什么都没说,过上一段时间进行考核,将成绩最差的三个人杀掉。

剩下的人都才开始用心学习。

朱棡提出了疑问:“他们心有怨言,将来放回去恐怕也很难为我所用。”

陈景恪摇摇头说道:“对于他们这种人,忠诚是最不值钱的东西,利益才是。”

“只要大明保持强大,跟着我们能获得好处,他们就会一直屈服于我们。”

“更何况他们已经没有退路可言,只能和我们合作。”

“而且,我们的目的是让他们搅乱日本,只要做到这一点就足够了。”

“至于他们是否忠心,其实无所谓的。”

他们忠心,表现的足够好,还能让他们活下来。

不够忠心,利用完正好一起杀了。

朱棡点点头,确实是这个道理,自己想的太多了。

像这种贵族,连自家君主都能卖,又怎么可能会效忠大明。

不需要问他们心里想什么,只看他们做什么就可以了。

既然说到了这里,陈景恪就决定多说几句:

“我们真正要教化的,是他们的后人和普通百姓。”

“让他们的后人从小接受大明教育,他们就是大明人。”

“至于普通百姓,本就没有什么家国概念。”

“他们只关心,谁能让他们吃饱穿暖。”

“只要大明做到了,他们就是大明子民。”

“而且大明教化四夷,还有一个最大的优势,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

“这个优势可以确保,我们势弱的时候难以被敌人教化。”

“我们优势的时候,可以更加方便的教化别人。”

历史上类似的例子不要太多。

某人类灯塔国,靠着自由大旗,在舆论阵线教化别国年轻人。

然后靠着这些年轻人,演变了许多国家。

但这一招,最终在中国面前碰了壁。

有那么几十年,中国的年轻人确实迷茫过,不少人在互联网上当过美分。

但他们很快就清醒过来,更多的人成了战狼。

那些人又开始污名化‘战狼’这个词。

然而,中国还是一天天变强。

中国的年轻科学家们层出不穷,将殖人嘴里的明珠一颗颗摘下。

更多的中国年轻人,重新拾回了自信。

虽然国家还有很多缺点,但这是我们的国家。

我想怎么骂就怎么骂,但你一个外人骂,就是不行。

这就是文化底蕴带来的优势。

即便我们身处谷底,也能靠着优势完成振兴。

而这种独一无二的优势,将会一直存在下去。

又在南方停留了两个多月,时间进入十一月份。

朱雄英才在朱元璋的一再催促下,启程返回应天。

这次他享受到了真正的君主待遇,群臣出十里相迎。

国君是三十里,太子是十五里。

为了孝道,不能在礼仪上超过父亲,所以迎接他的标准定在了十里。

这并非固定的礼仪,属于实际操作中形成的潜规则。

以前群臣是不会考虑这些问题的。

不过是太孙罢了,你爹都还没登基呢,你要什么礼仪规格。

样子上过得去就行了。

正是因为他此行,在南方发出了属于自己的声音,树立了威信,收获了人心。

群臣才会如此郑重其事的,制定这套礼仪规格。

蓝玉本不用亲自出迎,但为了给自己的外甥孙捧场,他还是带着一票部下来了。

见到群臣如此恭敬他就知道,太孙已经化龙,不用自己搭台了。

心中无比的开心。

太子妃,你在天上看到了吗。

你的儿子长大了,已经有了君威。

想必你在天之灵也很高兴吧。

皇宫里,朱元璋急的团团转,不时的催促人去打探:

“太孙怎么还没到呢?”

朱标在一旁劝道:“爹,他都是大人了,您别总将他当小孩子看。”

“您这样,他不更无法无天了。”

朱元璋怼道:“放屁,咱的乖孙乖的很,怎么会无法无天。”

“瞅瞅哪有你这样当儿子的,整天都不让咱和乖孙亲。”

朱标暗自懊悔,怎么就管不住自己这张嘴。

这种事情不知道发生多少次了,这老头见到他大孙子就会失去理智。

教导别人子孙,那都是一套一套的。

棍棒之下出孝子都能给整出来。

轮到他的宝贝大孙子,就全忘了,那叫一个溺爱啊。

这孩子没长歪,真是奇迹啊。

终于,孙福气喘吁吁的跑过来:“陛下……陛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