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第7o2节(2 / 2)

候一个取名为朱文圳,一个取名朱文培。

女子十四五岁就成婚的多了去了,为啥你家徐妙锦非要等到十六岁及笄?

莫不是有什么变故?

虽然明眼人都知道,徐妙锦的太子妃之位稳如泰山,可总有不开眼的传谣。

类似的八卦,在民间很有市场的。

徐达是个聪明人,自然不会被这些流言所影响。

可听得多了,总是一件烦心事。

而且随着朱文圳一天天长大,也必然会吸引到朱雄英更多注意。

长子总是有一些特殊感情在的。

未来真的很难说啊。

他也希望自家女儿早点大婚,早点产下嫡长子,这样所有的争议就都没了。

现在,终于熬到这一天了,他自然开心。

很难得的一反低调态度,大开中门招待八方来客。

无论是达官显贵,还是民间清流,只要登门的都是客。

对于他的高调,大家自然知道是为什么。

说白了,奉旨高调。

和皇家结亲,你要是不高调一点,人家还以为皇家多难伺候呢。

况且,今天不高调,以后可就没机会了。

以至于,去他家送礼的队伍,从城北排到了城南。

徐达几乎每天不是在应酬,就是在应酬的路上。

就连陈景恪几次去他家,都没能单独见上面。

徐妙锦也是一反常态,变得深居简出起来,除了父母兄长外人根本就见不到他。

就连陈景恪这个当师父的,都不太方便在这个时候,去见她了。

不过还好,有福清在。

有什么事情,都可以通过她传达。

总的来说一切顺利,大家都在等待着三月十二的到来。

-----------------

太子大婚,自然是举国欢庆。

大赦天下是必然的。

不过徐妙锦主动提议,大赦天下只赦免轻微罪行,重罪改成流放南洋可免罪。

此举得到了所有人的一致赞同。

这姑娘培养的好啊,眼界开阔,有政治头脑。

关键是懂得因势利导,这才是最难得的。

这还不算完,老朱还从内帑里拿出了一笔专款,给所有六十岁以上五岁以下的幼童发了喜钱。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