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第8oo节(1 / 2)

现在终于找到原因了。

就是‘天赋人权’。

因为他相信,天赋予了人最基本的权力,给百姓松绑就是在执行天道。

他构建大同世界的法礼基础,也就是底层逻辑,同样是天赋人权。

不过看到这里,他依然有很多疑惑没有解开,按捺住激动情绪,继续往下看。

后面陈景恪又将话题兜转了回来,重新提起儒家的纲常伦理。

认为儒家纲常伦理是有现实意义的。

因为生命确实是父母孕育抚养长大的,父母的地位也直接影响着子女的地位。

这都是不容否认的事实。

父母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决定孩子的很多东西。

反过来也是一样。

等孩子成年了能独立了,父母逐渐衰老,实际掌握家庭的就变成了孩子。

所以,人权很大一部分是血统赋予的,这一点并没有错。

到这里,他终于抛出了自己最终的观点。

人权具有二象性。

即天赋人权和血统赋权。

但是,天权是高于血权的,即便是父母也不能随意剥夺孩子的生命。

看到这里,杨士奇不禁赞叹陈景恪的智慧。

之前他就有个疑惑,既然几千年来都是血统赋权,你突然变成天赋人权。

那坚守了几千年的纲常伦理算什么?

你大同世界要和传统文化做切割是吧?

仅凭这一点,大同世界就不可能被大众所接受。

现在,陈景恪用一个二象性,将这个问题解决了。

天赋予了基本人权,血统赋予了另外一些权力。

两者相辅相成,构成了人作为人应该享有的最基本权力。

如此一来,几千年传承下来的思想,就可以和大同世界无缝衔接。

也扫平了万民心中的障碍,能让大家更容易接受。

在杨士奇看来,这一招实在太高明了。

事实上陈景恪想的还要深的多。

他之所以提出二象性,一方面是为了加强和传统文化的连续性,降低传统力量的反扑。

另一方面,也是深知单极化的底层逻辑,会带来什么样恶果。

天赋人权是前世搞出来的概念,最开始发展的很不错。

基于这套底层逻辑,发展出来的最优秀的思想体系,就是马、恩。

可是后来天赋人权就开始妖魔化了。

‘父母未经过我允许,凭什么要生下我’?

“父母没能力,凭什么生下我?”

“你不能月入几十万,凭什么生孩子?”

以前人们想的是,我要好好努力,让家里人过上好日子。

现在很多人想的是,为啥我没有生在富豪家里?为啥我不是富二代官二代?

努力成了贬义词,奋斗被视作奴性。

西方更夸张,直接搞出了上百种性别。

这些思想能够产生,底层逻辑就是‘天赋人权’。

我追求自由,因为这是天给我的权力。

我追求绝对的自由,这也是天给我的权力。

你不能让我过上富裕自由的生活,那你就是有罪的。

我的一切是天给的,凭什么要感激你们?凭什么要遵守你们的规矩?

然后理直气壮的仇视父母,仇视家庭,仇视一切。

事实上,他们的逻辑非常容易就能击破。

因为是天让你生在普通人家庭,你凭什么不满?

什么?

你对天有意见?

你竟然对赋予你人权的天有意见?

呵呵了。

然而,那些口口声声喊着天赋人权的人,在这个时候却都假装看不见了。

总的来说,单极化的底层逻辑,很容易生出问题。

所以陈景恪在构建底层逻辑的时候,就采用了二象性。

一方面用天赋人权,强调人拥有的最基本权力,任何人都不可触犯。

另一方面,又利用血统赋权,强调了人与人之间的联系。

希望未来追求‘绝对自由’的人少一点,多重视一些亲情友情家庭。

他也不知道这么做有没有用,但总归是要尝试一下的。

而且他对华夏文明充满了信心。

我们的文明从诞生之初,就具有多元性。

将一个庞大的外来文明(佛教)完全吸收,这在人类历史上是唯一的一例。

这就是多元化赋予我们的能力。

二象性,更加符合华夏文明多元的特征。

我们连底层逻辑都是多元的。

相信我们的族人,能将这一套思想发展的更灿烂。

这些想法,他没有告诉任何人,也没办法告诉别人。

除非他想将自己穿越者的身份公之于众。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