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是因为这件事,让李亨心中对李辅国埋下了一丝不满。
片刻,五名相国都赶到了御书房的议事堂,李亨步履轻快地走进来,众人起身行礼道:“参见陛下!”
“各位爱卿请坐!”
李亨笑着请众人坐下,他也在上方坐下,笑眯眯道:“请各位相国前来是有几件要事商议,第一件事,河陇军已经将吐蕃军驱逐出大唐,恢复了天宝十三年界限,值得大书特书,为表彰河陇军,朕决定把延州划给朔方节度府管辖。”
众大臣听得面面相觑,表彰河陇军大胜,却把延州划给李邺管辖,这算什么?完全是风马牛不相及嘛!
李亨见众人疑惑,便淡淡道:“延州生产重要的战略物资,火油,朕其实是把火油奖励给了河陇军,但为了防止将来发生矛盾,朕把整个延州都划给朔方节度府管辖,这件事朕已经决定了,政事堂不要再为此争议!”
李亨当然不能说用土地换玉玺,他就找了个借口,用表彰鄯州大胜,把延州划给朔方。
“殿下,现在官员怎么办?”
“现在的官员继续留任,待任期届满后,由齐王推荐,吏部任命,赋税归朝廷,矿产归河陇,河陇有驻兵权。”
税赋归朝廷这条还不错,很务实,众人便不吭声了。
李亨又继续道:“齐王提醒朕,仆固怀恩很可能会造反,建议朝廷及早做好应对,朕虽然不太相信,但朕也觉得稍加防范一点没有错,不能等到他大军兵临城下,我们才措手不及。”
众人顿时一片议论,刚升任左相的裴遵庆问道:“请问陛下,齐王有没有说,仆固怀恩造反的理由是什么?”
“齐王没说理由,理由可以随便找,关键是造反的动机,他儿子死在灞上,这算是一个动机,其次对朝廷不满,认为朝廷封赏不公,也算是一个动机,但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怎么应对,这也是朕召集各位商议的原因。”
李岘问道:“陛下,齐王殿下有没有提什么建议?”
李亨点点头,“他建议朕用郭子仪来对付仆固怀恩!”
这个建议众人纷纷赞成,郭子仪是仆固怀恩的老上级,在仆固怀恩军队中拥有崇高威望,他来出面应对仆固怀恩造反,最合适不过。
不过先郭子仪还在潼关,李亨当即下旨道:“速宣召郭子仪率潼关守军进京!”
第918章 清君之侧
五天后,泾州传来紧急消息,仆固怀恩造反了。
仆固怀恩打着‘诛阉党、清君侧’的口号,率领五万大军浩浩荡荡杀向长安。
这个消息如狂风一般刮过长安,使长安为之震动,主要是泾州距离长安太近,叛军三四天就能杀到。
长安城内顿时一片混乱,城内百姓涌向米铺抢购粮食,一时间粮价飞涨,斗米暴涨到五百文。
但好消息也随即传来,潼关主帅郭子仪率领三万军队正疾速赶往长安。
另一个更让人振奋的消息也传开了,齐王李邺亲率十万大军已经从陇右出发,正疾速赶来长安勤王。
虽然长安流传李邺出兵只是传闻,但事实上,李邺确实出兵了,他接到刘晏传来的鹰信,仆固怀恩参与了李珍的政变,儿子仆固玢在灞上被杀,李邺立刻意识到,仆固怀恩极可能要造反了。
历史上,仆固怀恩是在数年后勾结吐蕃造反,最后被郭子仪平息,但现在时间可能会提前,也没有吐蕃可勾结,郭子仪能否平息叛乱也是未知数。
尤其仆固怀恩手下是十分善战的朔方军,一旦真的忠诚于仆固怀恩,那就非常危险了,像神策军、神武军这些长安的守备军,根本就不是朔方军的对手。
一旦长安被仆固怀恩攻破,天子可能会跑掉,但长安会再次面临浩劫,李邺绝不允许它发生。
所以接到刘晏的消息,李邺立刻亲自率领五万精锐骑兵进入秦州最东面,驻扎在紧靠陇州的渭河北岸,骑兵从这里杀到长安,也就三天时间。
仆固怀恩在泾州起兵的同一时刻,泾州的河陇军斥候便立刻向秦州发送了鹰信,李邺随即率骑兵出发了。
虽然叛军出兵比李邺快一步,距离长安也比秦州近,但李邺率领的是骑兵,能用速度弥补时间和距离上的差距。
不过仆固怀恩也有骑兵,一万骑兵为先头部队,由仆固怀恩长子仆固玚率领,直扑长安,也是巧,一万骑兵在泾阳县正好遭遇宦官将领窦先德率领的三万神策军。
神策军从同州赶回来支援长安,被仆固玚率一万骑兵偷袭,仆固玚极为神勇,率领三百骑连杀数百人,径直杀入了神策军的指挥中军,窦先德仓惶奔逃,三万神策军随即大败,骑兵在后面追击,杀得神策军尸横遍野,投降者不计其数。
这时,郭子仪军队杀到,接应上了败退的神策军,仆固玚这才率骑兵退回渭河以北,等待主力大军到来。
唐军首战遭受败绩,消息传到长安,长安城内一片风声鹤唳,每座城门前都挤满数万名企图逃离长安城的百姓,但城门却不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