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邺缓缓道:“之前辛将军告诉我,吐蕃巡哨中出现了昆仑奴,我就能推断,吐蕃军很快会和我们开战,而且会是偷袭我们,现在已经是三月下旬,高原冰雪也基本上融解了,我怀疑吐蕃军会在这几天对军营进行偷袭,军营一定要做好夜间防范,士兵睡觉不能脱衣,兵器随时在身边,要加强巡哨和岗哨。”
“卑职遵令!”王富龄果断答应道。
这时,辛云京有点担忧道:“殿下说的吐蕃出兵是大规模反击,还是骚扰性的出击?”
李邺摇摇头,“应该介于两者之间,吐蕃军会一个個把我们在赤岭以南的军营拔掉,所以这时候兵力分散不是好事。”
辛云京当即道:“卑职立刻将军队汇集起来!”
李邺笑了笑,没想到辛云京比他还性急,他没有直接答复,而是问王富龄道:“盐湖军营有多少粮食?”
“目前有两万石存粮,七万只羊。”
李邺点点头,又问辛云京道:“赤岭以南有多少军队?”
“九千人,分布在九曲、盐湖、西海三座军营,各三千人,殿下是想把他们集中在盐湖军营吗?”
李邺摇摇头,“这里距离高原太近,吐蕃军进退容易,把军队集中在西海军营,然后把大军调集在赤岭山口,九曲和赤岭山口驻军要立刻行动!”
辛云京当即躬身道:“卑职即刻派人传令!”
王富龄迟疑一下,“请问殿下,卑职也是要立刻撤退去西海吗?”
李邺平静问道:“那你打算怎么搬运粮食?”
辛云京这才明白殿下询问粮食存量的意思,是啊!三千人怎么运走两万石粮食?
他的目光也向王富龄望去,王富龄顿时满脸通红,他压根就没有考虑粮食,在他看来,带不走毁掉就是了。
他低头小声道:“卑职也带不走两万石粮食,原本是想一把火把它烧掉。”
李邺点点头,王富龄至少没想过把粮食拱手送给吐蕃人。
他又问辛云京道:“粮食是怎么运过来的?”
“回禀殿下,用大牛车,一车可拉五十石,四百辆牛车就可以拉完了。”
“最近的牛车在哪里?”
“西海军营就有,我现在派人送信,要十天左右才能到这里。”
李邺想了想又指地图上的吐蕃军营道:“从吐蕃军营到这里需要多少时间?”
“回禀殿下,吐蕃军都是步行,大概要十几天。”
李邺心中有数了,他微微笑道:“那我就多住几天,试试阿三军的偷袭如何?”
辛云京和王富龄面面相觑,阿三军是什么意思?
辛云京立刻颁布了十几道命令,派送信兵疾速赶去各地送信,他陪同李邺来盐湖军营,身边带了一千精锐骑兵,加上李邺自己一千亲卫骑兵,以及盐湖军营驻军,整个军营目前有五千唐军,而且都是骑兵。
当天晚上,唐军杀羊烤肉,五千士兵都放开肚子,痛痛快快大吃一顿。
第二天,唐军斥候果然发现了异常,对方竟然派出了三支游哨,每支约二十人左右,从三个方向监视唐军大营,这就是吐蕃军队要出动的先兆信号。
与此同时,李邺派出的斥候也终于在五十里外的雪山脚下发现了集结完毕的敌军,大约有一万余人,而且都是李邺期待的阿三军。
大家都不知道殿下为什么把这支昆伦奴军队叫做阿三军,但既然主公这样称呼,大家都跟着这样称呼,至少比昆仑奴军更顺口一点。
斥候立刻赶回军营禀报他们的发现,黄昏时分,一支斥候迂回赶回了军营,在对方探子眼中,他们是从北面过来的。
李邺站在高塔上用千里眼眺望远方的草原,夕阳洒在草原上,将草原染上了一层金色,他看到三支敌军巡哨,也隐隐看见二十里隐隐出没的敌军人群,在地毯般的草原上,一群群小黑点还是太显眼了,才能被千里眼轻易捕捉到。
辛云京也看到了,他满脸惊讶,又有几分得意,爱抚摸着手中的小牛皮千里眼,吐蕃军在二十里外集结等候,他们也知道唐军看不到他们,确实,凭肉眼看不到吐蕃军,但唐军将领手中有了千里眼,那就不一样了。
千里眼确实颠覆了传统惯例,可惜吐蕃军并不知道这一点。
最后一丝晚霞消失,夜幕悄然降临,草原上的气温骤然间变得寒冷起来。
第942章 偷袭惨败
除了二十里外的吐蕃阿三军外,在五十里外还有一支军队,这便是正宗的吐蕃军,但人数不多,只有五千人,主将正是尚结赞。
尚结赞因为国内发生内乱,不得不抽兵回去平乱,没想到却被李邺抓住这个机会,把他们在鄯州的根基彻底拔掉,边界又重新推回到大非川一线。
为这件事他被多少人骂过,连刚登基的赞普也埋怨他处置不当,那语气就仿佛把他当做一只野鸭,一只翅膀要留在鄯州,只需要拍着另一只翅膀回来平乱。
其他人的责难他都怒骂回去,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