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藏国 第645节(1 / 3)

“除了兄长,太微还告诉了别人吗?”

独孤明摇摇头,“太微年纪虽然不大,但从小就是一个懂得分寸的孩子,她很清楚这件事绝不能乱说,就连自己的母亲都隐瞒了,要不是她想了解这件事传开后的后果是什么,她也绝不会告诉我。”

独孤明就是暗示李岱,他女儿是懂分寸的人,这件事连自己父母都不说,更不会告诉别人。

李岱点点头,“这件事就此结束,以后就不再提了。”

话题一转,李岱又继续道:“我也知道天子改变决定的可能性很小,但还是要请兄长帮忙把信送过去。”

“放心吧!举手之劳!”

两人起身,准备走了,这时,李岱又想起一事,低声问道:“朝野有传闻,说天子熬不过年底,真的?”

独孤明淡淡一笑,“传闻多有夸张,不过,看能不能熬过明年夏天吧!”

“砰!”一声,门忽然被撞开了,吓了两人一跳,待看清楚来人,独孤明眉头一皱,“平阳,你来做什么?”

来人是独孤明的侄子独孤平阳,独孤平阳一脸焦急,带着哭腔道:“三叔,你快回去看看吧!祖母……祖母可能……可能不行了。”

“啊!”

独孤明俨如五雷轰顶,心急火燎对李岱抱拳道:“贤弟,家中有事,我先走一步!”

“去吧!去吧!”

独孤明一阵风似的走了,李邺岱眉头微微皱起,独孤老太太不行了,这可是独孤家的大事啊!

……

果然不出独孤明所料,三名相国的陈情书到了天子手中后,便如泥牛入海,毫无声息了。

李辅国也如愿以偿成为了大唐副相,主管兵部,五名相国各有势力范围,裴遵庆是右相中书令,大小政务一手抓,不管具体政务,但他也有自己的地盘,但最重要吏部是他的势力范围。

李岱是左相门下侍中,他在礼部经营多年,礼部的官员几乎都是他提拔,所以他的势力范围是礼部。

崔焕是户部尚书兼任户部侍郎,他主管户部,元载是刑部出身,现任刑部侍郎也是他的人,他控制着刑部。

然后李辅国控制兵部,最后还有一个工部,原是杜鸿渐的地盘,现在杜鸿渐死了,就看工部侍郎王韶怎么选择。

裴遵庆虽然没办法阻止李辅国上任相国,但他也最后保全自己的颜面,下令把李辅国的朝房安排去另外一个大院内,和自己的朝房隔了一个院子,索性眼不见心不烦。

其实这一点裴遵庆多虑了,李辅国根本看不上政事堂的朝房,他才不会来朝房这里看别人脸色,甚至连政事堂议事他都不会参加,他现在同时兼任内侍监令,他的朝房在内侍监,要表决什么的,把表决决议送去内侍监。

李辅国只是想要相国这个名头,还有重大军国政务上发言权和表决权,至于那些琐碎的政务,他才没有兴趣,所以本来轮到他的执政事笔的‘美差’也推掉了,这玩意儿权力和义务对等,有点权力,但事情也同样堆积如山,李辅国可看不上那点鸡毛蒜皮的权力。

更重要是,李辅国对自己有几斤几两很清楚,要他算计人,他很拿手,但要他处理政务,那就让他抓瞎了,执政事笔随即交给了李岱,李岱原本是下一轮,现在提前让他接手了。

裴遵庆见李辅国知趣不来,也稍稍松了口气,不来最好,否则和这个阉相每天抬头不见低头,他的寿命都要少几年。

李辅国的入相风波总算过去了,但另一件大事却起来了。

独孤老太太病逝,享年八十岁。

独孤老太太病逝之所以是大事,因为齐王李邺要陪同王妃来洛阳奔丧。

第1067章 连夜奔丧

记室参军杜佑匆匆走进大门,穿过秘书院大堂,一直来到齐王殿下的官房。

官房内,李邺正在负手来回踱步,一边走,一边交代,坐在旁边的另一名记室参军韦应物在忙碌地记录着。

“转发工部司,金城黄河要抓紧重建,这个冬天务必要完成。”

重建金城浮桥是李邺唐直道的重中之重,以前浮桥走不了大车,他秋天去安西视察返回时,二十辆马车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过了黄河。

李邺又道:“还有明年三月的科举,要抓紧时间筹备,要礼部司准备好人数超限的备用计划。”

正说着,李邺一回头看见了杜佑,便问道:“杜参军,黄河情况如何!”

“回禀殿下,卑职打听到了,陕州一带的黄河已经全部结冰,骑马可以通过黄河!”

虽然知道是这样结果,李邺还是要打听清楚。

独孤老太太病逝,妻子一定要去洛阳奔丧,李邺自然也要陪同,他不仅是陪妻子奔丧,在天子病重这个关键时刻,他也要有所作为。

这次去洛阳,他要走崤函古道,他担心被朝廷军队堵在崤函古道内,所以他要关心黄河是否结冰,如果黄河结冰,对方就堵不住他了,他可以从黄河冰面直接绕过去。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