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清代后妃杂识(出书版) 第4o节(1 / 6)

4永莉娜:《明珠家族佐领承袭初探——以明珠二世孙瞻岱满文奏折为中心的考察》,《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4期。

第四子名为国立,亦早亡。又根据档案记载,康熙十年六月二十一日,遏必隆曾遣人向孝庄文皇后奏称,自己的女儿作为即将入宫的六位格格之一,年龄尚小,是否可以让乳母随其入宫伺候一年或三年。在遏必隆的请求获得孝庄文皇后的允准之后,内务府又上奏称:“都察院左都御史明珠,其女亦甚年幼。其入宫时,可否亦令其乳母随人二月,使其适应。”1同样亦获得孝庄文皇后的允准。由此可知,明珠即为庶妃叶赫纳喇氏之父。

明珠,生于天聪九年十月初十日,以銮仪卫云麾使入仕,升任内务府郎中。康熙三年,升任总管内务府大臣。康熙五年,升任内弘文院学士。康熙六年,奉圣祖旨意归隶原旗。康熙七年,升任刑部尚书。之后历任都察院左都御史、兵部尚书、吏部尚书,在康熙十六年升至武英殿大学士。康熙二十七年,降为内大臣,最终在康熙四十七年四月十七日病故,是康熙朝炙手可热、权倾一时之重臣。根据明珠之墓志铭记载,他娶和硕英亲王阿济格第五女为妻,生有三子三女。第一子名为性德,号容若,是康熙十五年进士,仕至头等侍卫;第二子名为揆叙,号凯功,仕至左都御史,得谥文端,后来因为党附和硕廉亲王允禩而被追夺谥号;第三子名为揆方,娶和硕康良亲王杰书第八女郡主为妻,为和硕额驸。三位女儿中,第一女嫁与正蓝旗汉军一等昭信伯、副将天保为妻,天保是“抚西额驸”李永芳之曾孙,亦即为同日入宫的安嫔之堂侄;第二女嫁与温王府大宗多罗贝勒延绶为嫡妻;第三女则早亡。2庶妃叶赫纳喇氏究竟是明珠三位女儿中的哪一位,抑或为墓志铭所阙载,目前尚不得而知。3

康熙十年入宫的这六位格格均出身外八旗的名门世家,入宫之后,即享受福晋级待遇,可见其受到宫廷相当之重视。目前推测,这六位格格原本即是后宫高级主位的候选入。但是,在康熙十六年五月,圣祖决定对后宫主位进行第一批正式册封时,却只将六位格格中的两位册封为嫔位,即安嫔及敬

————————————

1《奏销绿头牌白本档案》,康熙十年六月二十一日条,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内务府奏销档(缩微胶卷)》。

2皇清诰授光禄大夫议政内大臣前太子太师礼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明公墓志铭,首都博物馆藏。

3此段叶赫纳喇氏谱系,整理自《八旗满洲氏族通谱》《叶赫那兰氏八旗族谱》《纳丹珠承袭世管佐领家谱》《清代谱牒档案(缩微胶卷)》《八旗通志初集》《钦定八旗通志》《爱新觉罗宗谱》。

嫔,其余四位格格不仅未得册封,并且在档案中失去记载。

庶妃叶赫纳喇氏究竟是在入宫之后薨逝,还是与庶妃佟佳氏一样在康熙十六年出宫,目前尚不得而知,均有待进一步发掘资料。

第六节 清圣祖康熙帝中期的有号主位

一、敬敏皇贵妃

[简介]

圣祖敬敏皇贵妃,原镶黄旗包衣后抬镶黄旗满洲章佳氏,二等侍卫海宽之女。康熙年间被选入宫中。康熙二十五年十月初一日,生第二十二子和硕怡贤亲王允祥。康熙二十六年十一月二十七日,生第十三女温恪和硕公主。其间位分等级不明。康熙二十八年,晋封为嫔级。康熙三十年正月初六日,生第十五女敦恪和硕公主。康熙三十八年七月二十五日薨。同年闰七月初二日,追封为敏妃。十月,暂安景陵琉璃花门内宝城近处。雍正元年六月二十五日,追晋为敬敏皇贵妃。同年九月,奉安景陵宝城之内。

[家族背景]

圣祖敬敏皇贵妃出身穆都巴颜系章佳氏,此系的始祖名为穆都巴颜,原本世居额穆和苏鲁地方,后来迁至瓦尔喀什罗尔锦地方居住。其生有五子,在分家之后分别居住在不同地方,各自形成支系,是清代章佳氏一姓之中最庞大也是最著名的一系。乾隆朝之名臣一等诚谋英勇公、大学士阿桂即是穆都巴颜第一子瑚鲁瑚昌吉鼐之后代,两江总督尹继善则是穆都巴颜第三子辉色之后代。至于敬敏皇贵妃,则为穆都巴颜第二子章库之后代。

在穆都巴颜五子分家之后,章库迁至马尔墩章佳地方居住,其曾孙名为逊扎齐,即是敬敏皇贵妃家族入旗的始祖,他在清初被编入包衣旗籍,是镶黄旗包衣佐领下人。逊扎齐生有二子,第一子名为苏尔泰,仕至上驷院卿;第二子名为达尔泰,因功封为云骑尉,仕至包衣佐领。达尔泰生有四子,第一子名为窦特,承袭云骑尉爵位,晋封为骑都尉,仕至参领;第二子名为德穆图;第三子名为科岱,仕至委署护军参领;第四子名为海福。其中承袭爵位的窦特即是敬敏皇贵妃之祖父。

窦特生有两子,第一子名为海宽,历任包衣佐领、包衣参领,仕至二等侍卫;第二子名为朔色,仕至骁骑校。海宽与朔色兄弟二人究竟何人为敬敏皇贵妃之父,不同史料中的记载有所差异。《玉牒》《星源集庆》等书均记载敬敏皇贵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