样,本想冲着他笑一下,却忽然想起卫昭昨夜把她抵在门边,问她的那句“是不是怕我杀了他”。
她唇角刚提起,又落了下去。
“没事,人已经走了。”她淡声。
王秋里没有察觉她神色的变化,看她无事,只道了声“我去书馆了”,又匆匆离去。
之后几日他很难得地没再来,生辰夜两人坐在桌前,他迟迟未说出口的那句话,仿佛也只是她的一场幻觉。
卫昭也没有半丝声响,像是真的被她的话赶走。
钟薏的日子继续缓慢地、按部就班地过下去。
一切归于平静。
雨停了几日,天放晴,十方镇的街头又热闹了些。
钟薏把晒干的药材收进屋内,伏在案前整理,一笔一划,将名称录入簿册。
阿黄带着孩子懒洋洋地趴在院中晒太阳,清苦的药香在日光里弥散开来。
董娘子的布坊门前人来人往,她忙里偷闲过来与她闲聊,话题从镇口的小贩扯到临街的纸铺,忽然顿住。
“王先生最近没来了。”
钟薏点了点头。
董娘子瞧着她的神色,“我听说他母亲身子有恙,他一个人在家中照看着,连学堂都好几日没去了。”
钟薏动作一顿,笔尖轻轻停在纸上,心中突然有些不好的预感。
“怎么个身子不好?”
“夜里跌了跤,伤得不轻哎呀,老人嘛”董娘子看她一眼,“你要不要去看看?”
余光里,门坊一角的布帘挂着,垂下半边,轻轻晃动。
钟薏抬头去看。
天色暖静,此时分明无风。
那布却动着,像是有人掀了一下,又故意放下。
她突然放下笔,走过去掀开帘子。
巷子外面空空荡荡,阳光极好,地上只投着她一个人的影子。
身后董娘子没察觉她的不对,还在喋喋:“丫头?你听见没?”
钟薏蹙着眉:“……嗯,我改日去看看。”
她转身,继续握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