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文豪1978 第3o节(2 / 3)

走了章德宁,再摸了会儿鱼,又到了下班时间。

今天傍晚的陶家格外热闹,陶母上午出发,下午才将电视机买回来,大舅哥陶玉成又笨手笨脚的摆弄天线,结果摆弄了一个多小时,林朝阳回来的时候他还没弄好。

“大哥,还是我来弄吧。”林朝阳主动来替换下了大舅哥。

“你可真是个少爷!”在一旁干着急了半天的陶玉墨对大哥发出鄙夷。

陶玉成脸色不忿,“那铁丝不好拧,手从窗户伸出去太别扭。”

他这话说完没用两分钟,窗口处传来林朝阳的喊声。

“玉墨,看着点电视,我转天线了,好了告诉我,我固定天线。”

“好。”

陶玉墨应了一声,眼睛紧紧的盯着电视屏幕,刚通点还没有信号的电视屏幕上只有一片雪花。

“有了有了!”

林朝阳刚转了没几下,便听见陶玉墨激动的声音,她大喊着:“姐夫有了!”

林朝阳赶忙固定好天线,然后从窗台上跳了下来。

陶玉墨眼睛放在电视屏幕上舍不得拿下来,抽空转过头来挖苦了一句大哥陶玉成。

“你看看,姐夫出手两分钟就搞定了,你弄半个小时还没弄利索。”

然后她又看向了林朝阳,脸上的笑容略显谄媚,“姐夫,你可真厉害!”

林朝阳心想:小丫头片子,翻脸跟翻书一样。

“大哥把活干在前面了,要不然我哪能那么快。”

林朝阳的谦虚给大舅哥挽回了几分颜面,“听到没有,都是我铺垫的好。”

陶玉墨朝大哥皱了皱鼻子,不与他纠缠,模样有点可爱。

“天线安好了?总算是干点正事。”

陶母刚才在准备晚饭,这会过来见电视有了画面,对大舅哥说道。

“是姐夫安的。”陶玉墨没等大舅哥说话,就替林朝阳揽起了功劳。

陶母看了林朝阳一眼,点了点头,“行了,那就吃饭吧。”

电视安在陶父陶母的房间,此时央视一套正在播出的是科教短片《半导体电路基础》,陶玉墨看的津津有味,吃饭的时候眼睛都不眨。

不光是她,陶家人大都如此,特别是陶希文和陶希武这两个小家伙,眼睛圆溜溜的就差没钻进电视里去了。

这个时候的电视台少,电视台播放的电视节目也少,连个正经的电视连续剧都没有,哪怕是科普节目大家也看的趣味盎然。

吃完饭,陶玉墨难得将眼睛从电视上移开,悄悄跟在林朝阳后面,“姐夫,我那事……”

“明天早上你去32号楼找中文系的陈健功,他会安排你进去,记着到时候不要说话,听着就行了。”

陶玉墨闻言大喜过望,“谢谢姐夫,谢谢姐夫。”

“都是自家人,别这么客气了。”

“是是是,姐夫说的是。”

林朝阳看着小姨子的反应心中很满意,统一战线又多了一位好同志。

第39章 我可真不是个人

翌日晚上,吃完晚饭后陶玉墨便钻进了林朝阳夫妻俩的房间,脸色激动,情绪亢奋的诉说着今天参加诗歌座谈会的经过。

“燕大的学生们特别敢发声!”

“大家普遍认为当前的诗歌存在的问题是缺乏真情,回避社会问题,不敢说老百姓的心里话。”

“大家探讨的最深入的问题就是‘诗歌的生路在哪里?’,他们对艾青的《在浪尖上》和白桦的《阳光,谁也不能垄断》给予了非常高的评价。”

……

小姨子的滔滔不绝听的林朝阳兴致缺缺,他挺喜欢读诗,但不喜欢这种跟打了兴奋剂一样的活动。

倒是陶玉书听的十分认真,觉得陶玉墨带回来的信息很有用,完全可以写个评论来探讨一下当今国内诗坛的现状以及未来的发展。

等陶玉墨走了之后,夫妻俩讨论起了过年的问题,今年过年是1月28日,满打满算还有不到二十天。

今年是两人结婚第一年,按理说应该回趟老家。

但陶玉书八月份才刚回去,现在又回去间隔的时间有点近。

这还不是关键,最关键的一点是费钱、费时间。

来回在路上就得四五天,陶玉书放了寒假有时间,但林朝阳却还得上班,可能回去一趟在家里待的时间还没有赶路的时间长。

“我是觉得,与其把钱都花在路上,不如把钱直接给爸妈寄回去。”

要是坐硬卧回去的话,两人来回光是路费就要一百块,再加上买东西,回去一趟少说也得二百块钱。

陶玉书的话让林朝阳有些意外,“给家里寄钱?”

“嗯。我临走的时候妈不是给了我五百块钱吗?你也应该明白这五百块钱对于他们老两口来说的份量。

我是想着,可以把钱给他们寄回去,就说是你的工资,专门孝敬他们二老的。”

林朝阳说道:“给家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