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文豪1978 第1节(1 / 3)

可刘昕武这句话说完之后众人等了半天,在场的大佬们依旧谈笑风生,丝毫没有介怀的意思,这让等着看热闹的一些人感到失望。

“最近伤痕文学不太火了,反思文学倒是蛮火的,朝阳这篇《牧马人》好像也位列其中。”章光年又调侃道。

“我记得丁灵还给《牧马人》写过一篇评论吧?这个就叫慧眼识人。”

座谈会的气氛依旧轻松愉快,一直到结束,晚上又有文协组织了宴会,人比白天少了很多,主要是有一些评委身体不好,座谈会后便离开了。

林朝阳骑着自行车回到家中已经是八点多钟的事了,他的进门声像是闹铃声,一下子引来了陶家人的注意。

看起来,一大家子人似乎都在等着他,大家目光齐刷刷的看着林朝阳。

外出了一天,他的中山装已经发皱,脸上也带着几分疲色。

陶玉墨第一个跳上来,“姐夫,奖品呢?”

林朝阳将手中的布袋子递给她,陶玉墨毫不客气的接过,然后翻找出奖状和纪念册。

“呀!真得了两个奖!”

陶玉墨欢呼了一声,把奖状展示给家里人,众人如同检阅一般挨个传递。

而陶玉墨在看完了奖状之后,眼珠子便盯上了林朝阳拿回来的那两本纪念册。

纪念册封面印的是鲁迅先生的头像,内容包括了本届评委会成员名单、获奖作品、作家名单以及获奖作品内容。

“姐夫,你有两本纪念册呢?”陶玉墨意有所指的问了一句。

得了两个奖,可不是两本纪念册吗?

陶玉墨看似问了一句废话,那点小心思一眼就能看穿。

还没等林朝阳表态,陶玉书便说道:“别想美事了,这可是全国奖项。”

闻言,陶玉墨一脸失望,嘟囔道:“两份一模一样,有一份不就够了吗?”

“两份纪念册才证明是得了两个奖!”

陶玉书说了一句,手中摩挲着奖状,满脸喜悦,看向林朝阳的眸子柔情似水。

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举办的第一个全国性的文学奖项,含金量自然不言而喻。

与家人分享完得奖的喜悦,林朝阳夫妻俩回了房间。

陶玉书听林朝阳说起有些获奖作家还受邀去文学讲习所学习,他却没人邀请,还颇有些遗憾。

“这种邀请都是刊物和讲习所商量的,我这么年轻,人家不邀请我,是认可了我的水平已经不需要参与这种学习了。”林朝阳略带几分炫耀的语气对陶玉书说道。

“知道了,你了不起,你现在是全国知名的大作家啦!”

陶玉书的语气娇媚,让人心痒痒的。

林朝阳的双手箍住了她的纤细的腰肢,夫妻俩对视一眼,心有灵犀。

又是热辣滚烫的一夜。

次日一早,《人民日报》发表了新华社针对本届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的专稿报道:

“在一片热烈的掌声中,评选委员会主任、中国文协统领茅盾,把印有鲁迅头像的纪念册和奖金发给了得奖的27篇短篇小说的作者,他希望在他们当中产生出未来的鲁迅。”

“中国文协统领茅盾也在会上讲了话。他说,这次评奖是经过群众评选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这一次作品是经过群众来检验的。”

“值得一提的是,本届评奖过程中有一位作家同志的两篇作品都获得了奖项,他就是《牧马人》的作者许灵均,也是《秋菊打官司》的作者王庆来。

他的真实姓名叫林朝阳,是燕京大学图书馆的一名图书管理员。在授奖仪式上林朝阳代表获奖作者发表了题为《文学要给人民以力量》的讲话。

他表示:‘即将开始的八十年代将会是充满变革和理想的年代,文化艺术必定会迎来蓬勃的发展。文学拥有镜鉴历史,探索未来的作用和价值,人民群众的喜爱才是文学生根发芽的基础,文学要给人民以力量。’”

授奖仪式结束后的这几天评委会组织了连续三天的座谈会,今天林朝阳仍旧要参加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的活动,所以只能请假。

他这两天没有出现在图书馆,可在图书馆同事们口中的热度却是居高不下。

昨天是授奖日,没有什么新闻,同事们还算平静,无非是偶尔聊一嘴林朝阳。

可今天多情况不同,图书馆的人都有读书看报的习惯,《人民日报》专稿报道了昨天的授奖仪式,关于林朝阳的内容更是占据了报道相当一部分篇幅。

这可是《人民日报》啊!

更令同事们震惊的是,报道上居然说林朝阳是两篇作品得了奖!

大家以前只知道他的笔名是许灵均,知道《牧马人》获奖是大概率的事件。

可谁也没有想到,林朝阳居然还有个笔名叫王庆来,他以这个笔名发表的《秋菊打官司》同样获得了奖项。

一次评奖,两篇作品获奖,这是什么含金量?

看完《人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