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第1692章(2 / 2)

出证据。

宇文述便找了宇文娥英,“只要是李浑的罪责,你丈夫李敏就能脱罪。”

宇文娥英信了这个话,她自己写了折子,给她的舅舅杨广,说李家就是打算谋反,是李浑主导的。

那还要什么罪证吗?审问什么?你李家认不认的,都不重要的!你李家妇都已经揭发了,你们还要狡辩吗?

于是,李家三十多男丁,包括李敏在内,尽数被杀。

数月之后,宇文娥英,北周的公主,杨坚的外孙女,杨广的外甥女,被杨广赐鸩酒,命人给灌下去,亡!

第1506章 隋唐风云(32)二更

桐桐收到消息的时候, 已经出发了。她只带走了百余人,随着庾质一道去面君。

这一家死的真的是冤枉,这件事里,宇文述起到了主导的作用。谁也不知道他跟他妹夫有什么样的深仇大恨, 非得弄死对方全家。

桐桐更怀疑, 是宇文家在为谋反做准备,想拉着李家入伙, 但是李家不入套, 宇文述怕泄露了秘密,干脆就先下手为强。

而这李家人也真是……祖上的功勋把人给养傻了吧, 在面对危机的时候, 这都是什么处置办法?

不过这一家也是真倒霉, 做叔叔的娶了宇文述的妹妹,做侄儿的被宇文娥英选中了,一个宇文家, 一个杨家,你就说你不死谁死?!

这事除非他们有办法自救,否则谁都救不了。尤其是四爷,一个处置不当, 隋炀帝真能先把他给杀了。李渊感觉到了猜忌, 于是自污,什么酒色财气全都沾了。又处处给人好处,与能结交的人都结交。宇文述爱财, 他就跟宇文士及处的很亲密, 如挚友一般, 从来不惜财货, 将姿态放的很低的去巴结。

这种情况下, 宇文述觉得造反不用找李渊,毕竟他酒色财气的,有啥用?造反完也不怕这人不服,反正关系不错,他有什么理由不支持?

当然了,李家被害,是不是这个原因,她也不知道,纯属瞎猜的。

她骑在马上,看着本应在地里劳作的百姓都在忙着修建城池,就:“……”杨广也是个神人,他觉得民乱太多了,就觉得这种情况应该叫百姓都住到城里。

搬进城里这不现实,那咱们就筑城嘛!你们村村寨寨的,都给朕把你们住的这一片给围起来。如此,叛军不就不容易攻打了吗?

他想叫大隋的子民都住在堡垒里,于是,不敢违抗圣旨的百姓就不得不开始建造堡垒。把世世代代居住的地方用墙给围起来。

桐桐路过这一个个村寨,问庾质:“庾公,此法可用否?”

庾质沉默:除了耗费民力,使得百姓更加的怨声载道之外,有甚用处?

“庾公,此等政令,朝中上下无人能陈其弊,此……比这荒诞的政令更可怕。”

是啊!臣不信君,臣不为君效力,陛下这算是众叛亲离了吗?

走到这一步,天下早无人保了。

正如一个荒诞的流言,一个方士为晋身故发耸人听闻的言论,帝王便当了真,事成了这样。

朝中出奸臣,那必是有昏君呐!

桐桐又问庾质:“庾公,陛下北巡您以为,有风险吗?”

庾质:“……”突厥与大隋断交,两国已然交恶。而今,大隋内部民乱四起,连年征伐百姓疲敝,北巡……擦着突厥的边境线,这可不正是突厥的机会。

因此,北巡的风险极大。

而自来,君子不立危墙之下,陛下此举,着实是冒险。

桐桐又说:“若是为巡边,轻车简行,此为国之防御,慰劳戍边将士,此为善!”

庾质:“……”可事实上,陛下带着后宫女眷,皇后以及皇子们,甚至于朝中勋贵同行。只车架,便绵延百里不止。

桐桐再不言语,庾质愈发的忧心忡忡。

直到用饭之时,桐桐才打开舆图,然后看庾质:“这里是雁门关,咱们是直接前往雁门关,还是追着陛下的脚步,您来定。”

a href=&ot;&ot; tart=&ot;_bnk&ot; css=&ot;lkntent&ot;/a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gt;≈lt;)

≈lt;a href=&ot;&ot; title=&ot;林木儿&ot;tart=&ot;_bnk&ot;≈gt;林木儿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