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举人:“……”很有道理!
他认真的看这个儿子……说实话,这小子当了厂长,人人都跟自己夸自己这个儿子,可自己从未真的往心里去。
四个儿子,这小子最小了。最小就意味着上面有哥哥护着,从小到大,谁欺负他,他哥哥们上。谁也没指着他的肩膀上能扛事!
本来的想法是,找个稳稳当当的媳妇,过个安安生生的日子就行。可这小子呢,自己蔫蔫的,从结婚到工作,真就没用家里操一点心。
而今反过来了,家里得他操心。
他自己都笑,“行!听你的。”老子能听儿子的,哪有比这更踏实的事呀,“老子再不为你操心了。”
“别啊!”四爷还有事得长辈办呢!他求助王竹兰:“妈,您得常过去。”
“咋了?桐桐哪不舒服?”
“不是!她脸皮嫩,家里的粮食都借的差点接不住。”
王竹兰:“……”这不是欺负桐桐面嫩么?“你上你的班,忙你的!这事我处理。”
她十分不惜这姚家人,你家孩子吃不饱,那是你家的事!凭啥把你家的难转嫁到我家身上?
这个姚家人,可不止王小草,还有那姚家母子。
王竹兰强势插手桐桐这边的家务事,她跟桐桐说:“这个王小草不讨人喜欢,但咱得说,为了孩子,她还算是豁得出脸面。可姚子光一个大男人了,借粮的事他凭啥缩到后面?”
桐桐:“……”是的!出面的从来都是王小草。
“谁家养儿子养的这么窝窝囊囊又好面子?”反正我家不这么养儿子,“家里没米下锅了,男人得去外面找食去呀!孩子养不活了,那是女人一个人的事?男人哪怕出去坑蒙拐骗,都得把老婆孩子养活了吧。女人得伺候孩子,还得操心孩子吃啥喝啥?得给孩子找食去?那要男人干啥?配种呀!”
桐桐:“……”咱就说这婆婆三观正不正吧!要么人家四个儿子,也没哪个儿子叫媳妇受罪。
遇上这婆婆,咱就说,稀罕不稀罕吧。
“那雀儿都知道,雌鸟孵蛋,雄鸟出去捉虫回来喂呢,咋人反倒是不知道了呢?一个大男人的,对吧?你要是有难处,你出面,找男人借嘛!或是预支工资,或是找单位协调,哪怕是借,你借个大数,打个欠条,咱也不是那见死不救的。可老由着媳妇,天天顿顿的借,这咋算呀?今儿半碗面,明儿一把米,这叫啥事呀?”
桐桐:“……”她敲了一个核桃,剥里面的果肉,“我也就这么一次,主要是都知道我们俩日子好过,大手大脚,还没有负担……他又是刚当厂长,人言可畏。”
纵容当然是有限度的!
她安抚婆婆:“我都想好了,叫她借到极限,我就低血糖了!回头大家都知道为啥的,她就是再借,我就不会借了,大家肯定也不会再说啥了。”
王竹兰可不看好,桐桐面皮嫩,心又太善,可怜人家那孩子。
对!不能见死不救,但不能因为救人家,咱这日子没法过。
“你别管!”王竹兰不等王小草上门,自己把小米拿了两斤,“咱就算是不借,也得先给孩子几天的口粮,他们也有时间慢慢想办法。这不是借的,这是送的。”仁至义尽了吧!
桐桐:“……”
王竹兰一边拾掇,一边吐槽姚婶子:“她儿子不出头,她也不言语!她年纪大了,脸面也金贵起来了!就小媳妇不要脸,只管在外面豁出脸面求人。”
桐桐:“……”
王竹兰嘀咕着,把那二斤小米一拿,去外面跟人聊天去了。
楼里走廊的空间大,又不冷,很多人都喜欢坐在走廊里,做个针线,摘个菜之类的,闲聊嘛!毕竟在家里也没有什么可消遣的。
她拎着粮食,找这些人闲聊去了,顺便等着姚婶子。
闲聊嘛,能聊什么?
人家问:“最近见你少来。”
那王竹兰就有的说了,家里有俩孙子,老三家两口子从东北回来,媳妇才动了手术。她就说家里的难处:“添了孩子,养起来多难呀!本来一大家子先顾着孩子,就难!谁知道,老三两口子一回来,又添了两张嘴,还有个才动了大手术的……”
a href=&ot;&ot; tart=&ot;_bnk&ot; css=&ot;lkntent&ot;/a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gt;≈lt;)
≈lt;a href=&ot;&ot; title=&ot;林木儿&ot;tart=&ot;_bnk&ot;≈gt;林木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