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第2o章(1 / 2)

周大娘看冯氏的脸色千变万化极是好看,不由出声安慰:“你也别皱眉,哪天带阿桃过去看看,行就行,不行就算。实在不行,就让她来县城里住着,我抽空慢慢教。”

听周大娘说,冯氏又感激的不行。

“真不行也不能再给嫂子添麻烦,实在不行在咱们镇上找找,掏点儿铜钱,总有人会教的。”

“别总是搁这儿客气。放心吧,指定能行。就隔壁家大姐儿……”

周大娘说着往隔壁瞟了一眼,凑向冯氏低声道:“隔壁大姐儿,看着就是普通的小娘子,我也见过两回,没感觉她有什么特别的,她能去学,咱阿桃怎会就不行了。”

冯氏每次跟周大娘说话,总是想笑,也不知道阿桃跟周大娘有什么特殊的缘分。

说到阿桃,周大娘总是自信又自豪。

她还在她面前说漏过嘴,说歹竹出好笋。

说她和苏青山都一般人儿,偏偏阿桃长得极其出挑,要是穿得鲜亮一些,苏家的门槛儿得给求亲的踏平。

周大娘总是能安慰的冯氏,三两下把她说得安心不少。

最后苏青山跟冯氏在周家用了膳,拿着细帖,带着在酒楼给孩子又买的烧鸡,心满意足的回了家。

第24章 紫云庵

六月十二是个好日子,苏齐两家互换了细帖。

当日换细帖时,齐家对两人相见之事只字未提,冯氏思忖或许成亲前齐家不准备让两人相见。

毕竟,合八字大多无碍,之后就是一路顺畅,直到成亲。

成亲之前,若想毁掉亲事,唯有借八字不合之由。

刹那间,冯氏灵光一闪,恍如醍醐灌顶,瞬间明白了其中深意。

天杀的李家。

骂他们真没有白骂。

她懒得再在心里骂李家,现下有了齐家这门她也比较中意的亲事,万不能再出差错。

她心中只琢磨着赶紧把女儿送去庵堂学半年针线是正经。

苏桃依然在自己房间里闷着缝荷包,她感觉在做第二个的时候,速度明显有提升。

这个荷包马上就要做好了。

冯氏进来的时候,就看到苏桃一手拿针,一手拿着在做的荷包,闭着眼睛打瞌睡。

冯氏无奈摇了摇头,走到她木架子床跟前坐下。

“阿桃。”她轻声叫她。

被叫的苏桃一个激灵醒了过来,看着不知道什么时候过来的她娘,叫了声:“阿娘?”

冯氏见闺女醒了,拿过她手中的荷包,伸出手轻轻抚平,仔细看看针脚,不由愁上心头。

这针脚虽然歪斜的没有那么厉害,看着比上一个荷包做的好些,好像有进步但不多。

她拿过阿桃手里的针线,插到荷包上,放进旁边的针线笸箩里。

冯氏望着苏桃,语重心长道:“阿桃,这针线活做不好也不怪你,怪就怪阿娘自己针线活也不好。”

说完她叹了口气。

“你周大娘说得对,娘教不好,咱就去找会的人教。前段时间,娘跟着你爹去了周恒家,你周大娘说,他们隔壁的一个姐儿在紫云庵跟着个师父学针线呢……”

巴拉巴拉冯氏把当时周大娘打听到的情况跟苏桃说了一通。

苏桃低着头,嘴唇紧抿。

她娘说得对,她的针线活太差了,不要说里衣了,荷包她都做不好。

里衣……

里衣该怎么做,她的脑子里空空一片,完全没有头绪。

想到齐五郎,那么好的一个人,还给她家雇人收麦子,她觉得她嫁过去不能什么都不会。

一个女子成亲后就得操持家务,相夫教子,纺织针线必须得会。

她嫁过去什么都不会的话,齐五郎穿的里衣乱七八糟的,那不就是坑了齐五郎。

这么想着她忍不住嘴角高高翘起。

这种恩将仇报的事不能干,针线活还得好好学。

苏桃收起笑抬头望着她娘,郑重地点了点头,“阿娘,我一定好好学。”

行,有决心就行。

冯氏想着那师父收徒还要看眼缘哩,不由有些担心。

她为了让苏桃到时候能好好表现,还是给她说了这件事。

“嗯,阿娘,我知道了。”

合眼缘这种事,也不是她能说了算的,到了庵堂她只能好好表现,争取取得师父的喜欢。

有些事情赶早不赶晚,在家也没有什么事情,不如早早去紫云庵看看。

冯氏让苏桃换一身得体的衣裳,等一下就跟她去一趟紫云庵。

苏虎去了私塾,苏青山去了里正家。

苏桃跟冯氏娘俩收拾妥当就出了门。

周大娘说进东城门往北走没多远,她们两个走了二里地才找到这座坐落在偏僻处的紫云庵。

虽说是独院,青砖建成的院落,院墙高高地围了一圈,从外面看,很大一个院落。

只此时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