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娘一点儿也不好玩,云姐儿皱了皱小鼻子跑去跟朗哥儿玩去了。
苏桃笑嘻嘻坐到赵氏下首,“娘,这天儿突然之间就冷了起来,家里也该加上炭盆了,特别是倒座房的兰婆婆,之前在宫中怕是没有受过冻哩。”
赵氏望着跟云姐儿玩得开心的朗哥儿,道:“朗哥儿也还小,你们屋里也需得燃上炭盆,明儿就让喜子出去买吧?”
“去岁,是不是也是喜子出去买的?”赵氏记不清楚问了一句。
去岁顺子过去跟了她爹,后面有事都是指使喜子,去年的炭应该是喜子出去买的,遂苏桃点了点头。
朗哥儿跟云姐儿玩了一会儿,就扶着他的小车车在堂屋里跑来跑去,脸上的肉一晃一晃地,着实喜人。
庄子上杏儿养的鸡也开始下蛋了,她总是趁齐老二回来的时候,让他捎回来给朗哥儿吃。
现在朗哥儿每日都要吃两碗鸡蛋羹,半晌午一碗,半下午一碗。
赵氏说朗哥儿现在能扶着小车跑了,只吃奶饿得快,她就在半晌午半下午的给他加餐。
朗哥儿被他婆婆喂得比夏天的时候胖了许多,朗哥儿刚出生没多久的时候,看着还有齐贺的影子,现在胖得看谁都不像。
赵氏招呼翠丫去给朗哥儿炖鸡蛋,后面又跟苏桃说了一会子话,两人商量着定下冬天要采买的东西。
晚间,到了齐贺下值的时间,他却一直没有回来,一家人吃过晚饭就各自睡下了。
这段时间,齐贺总跟着同僚出去吃茶喝酒,所以家里人也没有怎么上心,想着等他回来让翠丫给他把锅里的饭菜热热就好了。
晚上齐贺很晚很晚才回来,回来也没有吃饭,洗漱一番就回了房间。
朗哥儿睡下了,苏桃还坐在椅子上看书等着他。
齐贺一进屋,苏桃就迎上去帮他脱了外氅,“今儿怎么回来这么晚?也没有让翠丫帮你热饭。”
“跟同僚出去吃了。”
齐贺一脸疲累地坐到椅子上,苏桃转身帮他倒了一盏热茶。
她把茶水放到齐贺跟前,便见他一脸疲累,小心地问:“跟同僚出去吃个饭这么累吗?”
齐贺捏了捏眉心,苦笑:“朝中出了点儿事情,跟同僚一起谈了谈各自的想法。”
苏桃站起来,走去齐贺身后,抬手抚上他的脑袋,轻轻帮他按压着太阳穴,后面嫌发髻碍事,直接给他解了发髻,轻柔地给他按压头上的穴位。
“什么大事,让你们翰林院也跟着伤脑筋?”苏桃轻声问。
齐贺幽幽地答:“宿州遭了水患,致使哀鸿遍野,民不聊生。”
第164章 捐粮
十月里暴雨磅礴,气温骤然降低,因着减膳身体消瘦的圣上病倒了。
宿州水患,有官员上书赈灾,奏疏竟然在圣上的御案上摆了几日还没有被批复。
一时间朝中众臣议论纷纷。
原来宿州知州乃是两年前在长洲科举舞弊案上立了功绩的陆子慎,前太傅的孙子,现参知政事陆诚明的儿子。
加上陆家任国子监祭酒的陆诚亮,陆家可谓是官宦世家。
陆太傅不到古稀之年便辞官致仕,跑去道观清修再不过问凡尘俗世。
能看明白的便知他这是给后辈儿孙让路。
一家是三代在朝为官,且个个能力卓绝,难免树大招风,给自家带来灾祸。
这日大朝会,圣上终于拖着病体上朝,一谏官当朝直谏,请求圣上赈灾。
圣上才责令中书省去安排此事。
赈灾有赈灾的章程,按着以往的章程,送去赈灾的米粮也不过杯水车薪。
宿州上来的奏报言,洪水冲垮堤坝,大水淹没了堤坝下面的一整个县城。乡民流离失所,又冷又饿死伤者无数。
最为严重的是,设在这个县上的粮仓遭遇水淹,整个宿州蒙难,连自救都有些艰难。
陆子慎在宿州两年,清廉务实,整治不法,济贫扶弱,改善民生。本来一片欣欣向荣,陆子慎回京之后必定能再升一级,可如今却是遇上这样的天灾。
若是这次处置不好灾情,无法在一年内令灾区重建,任职三年之后,他怕是回不了京城了。
这些时日朝中官员都在纷纷议论此事。
陆参政为了避嫌倒是没有说什么,任由户部照章办事。
照章办事出不了岔子,能不能解决问题,这些户部的人可管不了。
库里金银米粮有限,若是向外面去买,这个时候粮价可是高得离谱,各级官员也不会多做那些吃力不讨好的事情。
本来没事,再给自己招惹个事儿出来,可是得不偿失。
齐贺往常不怎么跟着同僚出去喝酒吃茶,因着他的病酒症越少人知道越好,这可是他致命的弱点。
最近几日他不管茶局还是酒局频频跟着大家一起出去。
他只是想看看大家都有些什么看法,其中也不乏有性子直爽的想到了劫富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