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英山、宁海青以及曾多勤三位教授此刻的表情则是格外佯怒。
即便是杜英山,之前与方子业关系特别好的教授,此刻都低语骂了一句:“方子业,你有些过分了。”
“那可是胡主任!~”他没有说是我师父。
方子业的眼皮轻轻一抬,面无表情地道:“杜教授,过分不过分,要看我们各自的视角。”
“骨病科缺少的是发展,是空间,是资源,是内部矛盾,而不是我把胡教授逼走了。”
“而且,这种事情,以后还会在骨病科发生很多次。”
“不管你杜主任承认不承认,我方子业依旧是骨科的人,而且以后,很有可能第一个升任的就是骨病专科的主任医师、骨肿瘤科研方向的教授。”
“也不只是我一个人会因此而受益。”方子业语气平定地如此说了一句后,便不再多提。
微型循环仪与骨科肿瘤的化疗,是跨阶级、跨领域、变革式地突破,它会给中南医院骨病科带来的好处和助益,只会是鸡犬升天。
到时候,才是真正到正高满地走,副高不如狗的地步。
如何把科室里的人才留下来,如何解决分配均等的问题,杜英山作为现在骨肿瘤专科的主任,必须要考虑清楚。
不然,到时候就是大家各自拿着蛋糕跑了,中南医院的骨病科,依旧会散架。
但这是骨病科的内务,方子业并不负责解决。
反而,邓勇对于创伤外科的远期规划,已经成熟,那就是创伤中心分病区的建立。
袁威宏、陈芳副教授、彭隆副教授、谢晋元副教授等人,都快升正高了。
因为方子业在硕士二年级的时候,他们就已经是副教授,副主任医师。
如今过去了多年,他们该晋升了,但邓勇早已经将平台搭建好,有位置,有多多的位置。
这就是言传身教。
第661章 师父二字!
杜英山闻言,瞬间猛地一个激灵。
他快步提脚,往前跑了开,低声呢喃往后传;“师父,师父……”
方子业紧接着看向了曾多勤与宁海青:“我方子业对得起创伤外科,也同样对得起骨病科。”
“即便是对不起东教授,对不起曾多勤教授。”
“我今天所做的一切都问心无愧!”方子业的声音清冷,背着手,不喜不怒。
东也好,曾多勤也好,都代表不了骨病科,但方子业绝对对得起中南医院的骨病科。
曾多勤不好开口,宁海青教授则是微微欠身:“方教授,对不起…”
虎幼依旧是山王,方子业或许没有成熟,不代表他没有成长,他在整个中南医院都有了一席之地,稳定而扎实。
“邓老师,子业,里面谈得怎么样了?”袁威宏就在门外守着,之前是曾多勤与宁海青教授二人在才不好说话。
邓勇微微颔首:“已经谈得差不多了。”
“那就好。”袁威宏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方子业是邓勇和袁威宏两个人的学生,此刻心情纠结钩织。
袁威宏虽然是自己的老师,但他本来就是一个实实在在的货真价实副教授,他所在层面,所在的视野,还是相对‘局限’了些。
方子业果然看到邓勇扫了自己一眼,但两人并未说话。
袁威宏接着说:“子业,你这回会回来待一段时间吧,我提前去医务科问过,你的执业注册随时都可以挪过来。”
袁威宏是一个非常守规矩的人,即便需要方子业入科帮他立威,也会先把程序走好。
这一点与邓勇颇有一些不同。
“师父,我还会待一段时间的。”方子业回道。
“袁威宏,我找子业有点事情,你先去忙你的吧,把科室里的人召集一下,把今天的会议结果也反馈一下。”邓勇道。
如今创伤外科的韩元晓教授也深陷囹圄,科室里就全然只剩了一些副高,矮子之中挑个子相对最高的。
论综合技术水平与科研综合积累,袁威宏就是拟任的‘病区主任’候选。
只是袁威宏要坐在这个位置,除了要有领导任命外,还得袁威宏自己去想办法服众,特别是让比他资历更老的陈芳以及彭隆副教授二人‘服众’。
“好,我这就去。”袁威宏点头答应后往科室外快步走去。
脚步匆匆,略为紧张不安。
方子业其实可以理解袁威宏的背影,只是满心疑惑地看向了邓勇:“师父,谢晋元副教授不出意外的话,明年就升正高了。”
“您何必给袁老师上这么大的压力呢?”
“而且,宫教授的事情袁老师好像还完全不知情?”
邓勇这般调戏自己的老师,方子业是觉得不开心的。
邓勇没回话,转身先走,直到走到了电梯厅,转角进了步行楼梯后,他才转身:“你现在很会思考问题?”
“看来去了疗养院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