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时候边城还会造成物资紧缺的情况。
最重要的是,他们这里缺粮食啊,要是没人拉粮食过来,不是更麻烦吗?
君舒婉不好意思地笑了笑,“抱歉知府大人,我出馊主意了。”
君秋澜见不得妹妹这般,他思索片刻。
“婉儿说得也不是没有道理,好好执行的话,也是有可行性的。”
“师弟但说无妨。”
君秋澜笑了笑,慢慢解释。
他们自己人知道没有疫病就行了,只需要把这个消息给传递出去。
城里的百姓,可能就是稍微恐慌一阵,再由官府出面,说明是有人以讹传讹。
可这个时候,疫病的消息已经传远了。
本地的官府可管不上外地的百姓,他们要去外地传消息,这是他们的事情了。
没有人拉物资过来,他们本地也不是不能多组建几支商队,他们自己去外头拉回来,也是行得通的。
而且这些都是暂时的。
疫病不会一直有,再怎么样,就算再惨烈,大家都得病了,也不过几个月的时间,是好是坏,都会有个结果。
到时候那些人估算着时间,想到边城缺乏物资几个月,难道不会冒险一试吗?
消息真真假假,民间又如何能完全分辨。
君舒婉眼前一亮,“还是哥哥比较聪明。”
君秋澜莞尔:“是婉儿聪明,要不然我也不会想到这些办法。”
段文和霍潋都点了头,这确实是个好办法。
特别是段文,“你瞧瞧,你本就是天生的领导者。”
侧门表达自己的态度。
君秋澜也不知道该说什么好,转头又看向霍将军。
“红薯的种子,我尽可能地给你想办法多弄点过来。”
这下,霍潋的眼睛也亮了。
竟是不顾身份,直接对君秋澜抱拳行了个君臣之礼。
“君公子,此前我说过的话算数,若是你有想法,我霍潋愿带着十几万兵马追随于你。”
顿了顿,他又有点难为情。
“就是到时候还劳烦君公子替我想想办法,把是京中的老母亲,以及两个孩子,还有族亲们都接出来。”
武将在外,家眷留京,那就是人质。
真要起事,霍潋不可能对家人不管不顾。
不要说什么忠孝两难全的狗屁话,他守卫边关,打仗,是为了什么?
不就是为了家人能安居乐业吗?
他们霍氏,几代忠臣良将,就出了他这一根反骨啊。
君秋澜无可奈何,“你们还是先去找苏先生聊一聊再说吧。”
即便是要造反,他也并不想坐那个位置。
举全国之力,供养皇帝佬儿一家,这句话在他心里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
想当初,他还在心里笑话张力没文化来着。
可见教育也是有滞后性的。
是他当初目光短浅了。
事情谈得差不多了。
段文要急着回去跟其他州府联系,就先走了。
君秋澜:“最多三日,我通知霍将军去拉粮种,还请夜晚悄悄来,莫要兴师动众。”
“怎么?害怕别人知道粮种出自你手?”
真要让百姓知道,那君秋澜就是百姓心中的活菩萨。
造反,也需要民心的支持啊。
他能听出君秋澜的言外之意,意思是他可以试着做这个领头人,但是他想要的结果,可能跟他们想的不一样。
君秋澜:“暂时别让太多人知道了吧,我想过安生日子。”
霍潋若有所思,他和夫人猜测,君秋澜有些奇遇。
否则城里的粮食和宋家商队拉过来的货物就完全对不上。
这粮种还是来历有问题啊。
能如此高产,莫非是神仙吃的粮食?
想到他好几次去找君秋澜都没见到人,君郁都说君秋澜去林子里了。
以前是打猎,现在是找水源。
管他干什么呢?多半是林子里有不同。
之前君秋澜从林子里拿回来的兔子,他就觉得不对劲了。
霍潋甚至都在琢磨,他要不要去林子里转一转?
万一他也能遇得上神仙点化呢?
那不就能带来更多的粮种了吗?
转念又一想,他年年钻林子打猎,也没遇上过什么奇遇。
除了他,还有靠山吃山的山民,猎户,却也不见其他人能碰上什么奇缘。
还是人的问题吧。
他道:“君公子放心就是,必定半夜去。”
君秋澜点点头,并不多解释。
“那我就先回去准备了。”
原以为几百斤应该就能解决问题了,那他推着小推车,去菜市场跑几趟也就拉回来了。
可是现在情况更危急了,上头的人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