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八十年代胡同里 第44节(2 / 2)

一学期有十门课,分别是测量学、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线性代数、会计学、统计学、经济学、交通工程学、体育、思想政治。我看了课表,晚上也要上。”

罗鸿快被她这个学那个学的绕晕了,只捕捉到最后几个字:“晚上?上到几点?”

罗雁:“最迟八点。”

听上去还行,罗鸿:“几个晚上?”

罗雁:“除了星期六。”

全国现在都是六天制。

好家伙,罗鸿:“我还以为考上大学就轻松了。”

罗雁:“我肯定轻松不了,得争取分配到好单位。”

她言出必行,在开学第一天就正式进入状态,但很快发现从前的老办法不管用。

原来她念书都听老师指挥,课堂上的东西反复咀嚼就能掌握,但大学给予更多的自主性,加上恢复高考到现在才没多久,各校的教学还没走向系统化的轨迹上,老师们的风格也没有统一规范。

简单来说,就是需要大量的自学。

自学,对罗雁而言是个巨大挑战。

她手忙脚乱地应对,把仅有的休息日都消耗在学校图书馆。

外面秋意潇潇,她看不到。外面北风呼呼,她也不知情。

任时间如白驹过隙,她仍旧嵬然不动。

——

一转眼,就是1980年的元旦。

京市的学校放寒假早,元旦正好撞上第一个学期的考试周。

难得的一天假日,罗雁本来打算在家复习功课,被哥哥“强行”带出门。

她裹着围巾,戴着手套,顶着帽子,吸着鼻子:“我们这是要去哪?”

罗鸿:“去拿钱,然后吃京市饭店。”

一说吃,罗雁也不觉得冷了,两只眼睛亮亮的:“真的啊?”

怎么不问问前半句,罗鸿:“今天是第一次拿分红,猜猜多少钱?”

哥哥跟周维方卖自行车的生意做得怎么样,罗雁其实是不甚清楚的。

她举起左手,张开五根手指,像是怕被人听见,只问:“有这么多吗?”

罗鸿一时拿不准她猜的是几位数,把小拇指往下掰,说:“四百。”

罗雁:“这么多!”

她越说声音越小,喜意从眉梢蔓延开来。

罗鸿顿生成就感:“是不是值得来一趟?”

罗雁连连点头,倒开始嫌他走得慢,在前面拖着拽着:“你快点。”

昨天刚下过雪,要不是罗鸿下盘稳,早摔个底朝天。

他道:“钱又不会跑。”

罗雁理直气壮:“我会跑啊。”

罗鸿没好气:“你跑你跑,最好能跑过公交。”

罗雁哪有这本事,但心情正好,不跟他计较,哼着歌到修车部。

现在说是修车部已经不准确,门口换上了自行车行的牌子,店面一气占三间,可以说是鸟枪换炮。

罗雁快有半年没来过,好奇地左右打量。

周维方先看到的发小,才看到罗雁,愣了愣神才打招呼:“来啦。”

罗鸿跟他没那么多要寒暄,罗雁也只客气地点个头当作回应。

只有周维方接着:“我就猜你该来了,中午怎么说,搓一顿?”

按理说今天是该庆祝,但罗鸿未免迟疑,偏过头看一眼妹妹。

罗雁生怕显得自己不诚心,还把围巾往下拉,露出上扬的嘴角:“好啊!”

说真的,周维方还是第一次得到这种热情的态度,一时之间反应不过来。

但罗鸿是心知肚明:他早说过,妹妹是从来不会跟钱过不去的。

他乐见这种情况,说:“看来今天这顿京市饭店有人请了。”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