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大明话事人 第258节(2 / 2)

简直像是围棋中能解决全局的关键妙手。

李如松奏疏里是支持寿宫建在大峪山的,如果皇帝赞赏李如松,岂不就相当于已经同意了申首辅的大峪山方案?

姜还是老的辣,没想到申首辅还藏着这一手!

就是大家还不明白,李如松的奏疏到底有什么魔力,能让皇帝如此激赏?回头申首辅能否给大家讲解一下?

被瞩目的申首辅表面继续装着淡定,内心则疑云重重,完全不知道自己到底干了什么。

虽然这本奏疏从他手里过了一道,但他并不比别人多知道什么。

“臣弹劾,上疏之人与申时行相互勾结!”申首辅最大政敌、红人李植这时候又跳了出来。

主要是他不跳也不行了,再不跳出来阻拦,皇帝就要采纳大峪山方案了!

如果大峪山在皇帝心目中确定为好地方,而一直诋毁大峪山的自己,只怕就会让皇帝不爽了,弄不好要吃挂落!

所以还是老办法,把一切都归纳为申时行的私心!引导皇帝怀疑申时行在敏感的风水和寿宫问题上因私废公!

然后李植又继续弹劾说:“李如松奏疏所提到的吴县武举人林某,乃是申府门客!

而且林某依仗申府势力,前日在崇文门致残诚意伯刘世延,并逃脱缉捕!”

申时行:“……”

我这个首辅都不知道的事情,你李植又是怎么知道的?

我们老申家,什么时候多了如此凶恶的门客?

按照常规流程,申时行这时候应该上前向皇帝谢罪,并且开始自辩。

但申首辅此时完全蒙在鼓里,并不知道该说什么啊。

最后只能奏道:“臣不认识林某,对诚意伯之事也并不知情。”

李植不依不饶的追杀说:“那林某行凶之后,当街宣称乃是申府门客,后来又到申府叫门,岂能作假?

诚意伯乃是开国功臣之后,当街被人致残,实属令人发指!”

申首辅想继续自辩,但巧妇难于无米之炊,不明真相无从说起。

正在尴尬的时候,忽然从宝座上传来万历皇帝的声音:

“想不到啊想不到,向来与人为善的老先生居然也有门客当街行凶的事迹了!

朕心感慨颇深,老先生终于像是个首辅的样子。”

众人既震惊又无语,没想到皇帝用这种调侃的语气说话。

要知道,这两年万历皇帝对大臣的防范心很重,一般在人前都是不苟言笑的。

刚才居然主动调侃,这说明皇帝此时心情大好,而且并没有严厉惩处申首辅的意思。

唯独发起攻击的李植心态有点崩了,皇帝你清醒点啊,怎么突然之间就像是被灌了药似的?

首辅申时行本人则松了口气,好像自己又没事了?

至于到底是怎么过关的,申首辅还是不明白。他忽然感觉,自己几十年的政治都白搞了。

但是都能看出,关键点肯定在于,皇帝突然之间心情大好!

于是众人立刻就想到了李如松的奏疏,秘密肯定就在奏疏里面。

这奏疏到底有什么内涵?难道申首辅如今的段位如此之高,让大家全都看不懂了?

第二百五十九章 寿宫之争(下)

申首辅的对头李植忽然觉得,宝座上的皇帝变得很陌生,这让李植内心非常难受!

李植自诩是朝廷里最能窥测帝心的人,三年前就是他最早看破了皇帝的心思,带头攻击已故首辅张居正和健在掌权的太监冯保,成为清算张冯势力的急先锋。

然后李植得到万历皇帝青睐,从七品御史被皇帝直接简拔为四品太仆寺少卿。

那时候,李植进入官场才六年,就升到了正四品。

和李植际遇相似的还有江东之、羊可立,这就是当朝的三大红人。

当然李植这个升官属于皇帝中旨传升,不是官僚体系里的正规升迁渠道,所以不太被以申首辅为代表的主流官场看得起。

这种对比,就仿佛几百年后的野路子网红和科班出身明星之间的对比。

就连皇帝也要遵循规则,只能先把三红人往光禄寺、太仆寺、尚宝司这种用来养闲人的衙门里提拔。

总而言之,对皇帝的揣摩乃是李植等红人在朝廷的立身之本。

如果皇帝的言行变得难以理解,那对李植等红人而言,就意味着局面失控!

稍加思索后,李植决定改变思路,既然对申首辅的正面攻击没有效果,那就迂回攻击侧后方。

便朝着万历皇帝奏道:“李如松在京营,其弟李如柏在蓟镇,兄弟同列京畿枢机,本就不妥。

更何况李如松奏疏显明,他与申家门客林某有所勾连。

那林某生性恶劣,前日悍然折断诚意伯之右腿,实乃凶残之人!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