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大明话事人 第837节(2 / 3)

年十八感怀三首》的事情,仿佛宛如昨日。

弹指一挥间,时间过得真快,自己好像也没干多少事。

主要就是挣了几百万身家,控制了苏松经济命脉,文武科场连中九元,以诗宗名号主盟了文坛,又顺便打了十多场战役,歼敌十几万以军功封侯而已。

至于促进江南地区开海、五次先登、斡旋北虏、重建女直人秩序、开发铜矿、打开倭国门户之类的小事,更是数不胜数。

对了,还把《本草纲目》在苏州刊印出来了,刚刚完成。

将近二百万字,一千多篇插图,全部刻版刊印是一项非盈利的浩大的工程,万历十九年就已经答应了李时珍儿子,但直到现在才完成。

第一版印出来的全部一百几十册都被高长江送到了林府,摆满了几大张桌子。

林氏集团内部,教科文卫方面业务都是由高长江负责的,所以刊刻《本草纲目》这项工程就由高长江牵头主持。

虽然《本草纲目》的开篇序文是林泰来写的,但他没兴趣阅览这种枯燥的记录式医书。

因为这真不是什么消遣性读物,只能收藏当纪念了。

欣赏完自己所创造的“文化奇观”,林泰来继续思考今年的个人计划。

也许应该先召开一次文坛大会?自从王老盟主和自己双双北上后,已经有三年没在南方开过文坛大会了。

正在琢磨文坛的时候,忽然门丁来禀报说,知府屠叔方前来拜访。

虽然知府已经没什么卵用,不过好歹是“父母官”,林泰来还是请了进来。

原本以为屠知府是来讨论今年交税计划的,却不料听到屠知府是来报丧的。

“我们浙江的名士徐文长去世了,本省文坛怜悯他的遭遇,托我恳请君侯亲自撰写悼文,以为他正名。”

已经很久没有听到这个名字的林泰来愣了愣,叹口气道:“我与青藤先生神交已久,可惜缘悭一面,不想天不假年啊。”

九年前开始在文坛打拼的时候,为了与复古派斗争和恶心王老盟主,尚还弱小的林泰来一直打着徐文长的旗号,甚至自称与徐文长并列为“文坛之敌”,走的是叛逆路线。

不过林泰来一直没想着去绍兴府山阴县拜访徐文长,因为这真是个脑子经常不清醒的精神病,敢砍老婆敢自残的狠人。

林泰来害怕发生物理冲突,万一失手打死徐文长,那影响就太恶劣了。

再后来,逐渐打败复古派并成为“主流文坛”后,林泰来也就不怎么提徐文长了。

但毕竟早年间林泰来推崇过徐文长,所以浙江文坛这次便来请林泰来写悼文。

嘘唏了一番后,林泰来拍着胸大肌说:“我向来很仰慕青藤先生,悼文我写了!而且连墓志铭,我也包了!”

屠知府脸皮抽了抽说:“墓志铭就不用了吧?自有别人来撰写。”

你和徐文长都不认识就写墓志铭?你总得给别人一点露脸机会,哪能将风头都抢了?

林泰来冷哼道:“除了我之外,谁还有资格为徐文长写墓志铭?还想不想在文坛混了?”

徐文长这种传奇色彩浓厚的人物,在后世有故居之类的纪念物,给他写墓志铭也大概率能跟着流传后世。

在变成恶龙的少年面前,屠知府无奈低头道:“我会把君侯的意见传回浙江。”

正当林泰来给徐文长写墓志铭的时候,忽然王世懋从太仓州过来拜访了。

说起王世懋可能很多人不认识,但他是文坛老盟主王世贞的弟弟。

林泰来还以为王世懋是来苏州城玩的,结果王世懋也是来报丧的。

“从武昌那边传了消息到我家,川楼公已经去世了!”

林泰来稍稍惊讶,今年是什么年份啊,怎么又去世一个文坛名人?

王世懋所说的这个川楼公乃是文坛巨头吴国伦,与王世贞并列为复古派后七子之一。

如今复古派后七子只有王世贞和吴国伦还健在了,一直称为东王西吴。

在当今文坛,差不多就是“东邪西毒北丐南帝”这个级别的。

林泰来严肃的点了点头说:“知道了!吴川楼逝世乃是文坛大事,悼文啊墓志铭啊之类的,都由我来执笔吧。”

王世懋连忙道:“我就是来向君侯报个丧,墓志铭自然有家兄”

王世贞和吴国伦可是几十年的老兄弟老战友了,哪能轮到别人给吴国伦写墓志铭啊?

但是在林泰来威严目光的逼迫下,王世懋声音越说越小,改口道:“那就劳烦君侯了,家兄今年来精力不足,就不必再让他费神了。”

两人正说着话时,忽然又见到苏州名士张凤翼匆匆走了进来。

这位可是林泰来的文坛老合伙人了,他弟弟张幼于还是林泰来名义上的授业师。

看着张凤翼的脸色沉痛,林泰来下意识的问道:“你不会也是来报丧的吧?莫非我那老师?”

话音刚落,就看到一身白孝服的张幼于从张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