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板们惋惜,要是门面还开着的话,肯定又能听到很多万松的囧事。
有人恍然大悟,“万松那孙子,是知道魏姑说他坏话,才关的吧!”
岳迁明知故问,“万松最后买的是什么保健品?”
这问题一问出来,男老板女老板表情都变得有点奇怪,终于有人嘿嘿一笑打破尴尬,“就那个研美的,‘好肾先生’。”
岳迁一看众人的反应,一下子明白了,他们虽然嘲笑万松,但得知这“好肾先生”有用,都买给自己或者家里那口子用过。
“你小子,这么年轻也急着用啊?”
“哎,这个是中老年保健品噢,你年纪轻轻吃了,今后真的不行了,有耐药性了,看你怎么办!”
“小伙子看着确实有点虚啊,黑眼圈都有。”
岳迁:“……”
这下真是不好辩解了。
韩玉清案和郭卫民案的背景联系在一起,岳迁心中隐隐有个猜测,随后他来到韩玉清生意最好的赏青酒楼,领班说万松不在这里,再一打听,万松也就在韩玉清刚失踪时做了点正事,天天在几个酒楼驻扎着,但他不是管理的料,很快再次当起甩手老总。如今,酒楼生意越来越冷清,已经有大厨被其他酒楼挖走了。
以前在美食街的小门面混日子的表妹魏姑倒是扛起了一部分责任,万松把她的门面关了,她就到酒楼来当经理,按照韩玉清制定的规则做事。
“魏经理。”岳迁来到魏姑办公室,说明自己是来调查失踪案的重案队刑警。
魏姑很激动,也很惊慌,“重案队?怎么会是重案队?我姐是不是已经……”
岳迁摇摇头,“因为发生了几起有关联的失踪案,现在你姐姐的案子移交给我们调查了。”
魏姑长出一口气,平静下来,“我知无不言。”
岳迁从万松问起,“万松和韩玉清的关系怎么样?”
魏姑不愧是美食街的八卦来源,她此时告诉岳迁的,和岳迁跟老板们打听到的大致一致,只是有更多的细节。
万松其实也并不是一无是处,韩玉清开苍蝇馆子时,有几个菜是万松做的,那菜谱一直延续到现在,在酒楼里也是招牌,对韩玉清来说,万松算是白手起家的患难夫妻了。外人都以为万松出轨惹毛了韩玉清,但这些年韩玉清跟他闹得最大的,其实是他滥用药物。
韩玉清身体很好,可能事业成功的人,都离不开好身体和旺盛的精力。韩玉清临盆前还在招待客人,生完孩子马不停蹄又回到厨房,别的女人坐月子稍微有点差池就落下病根,她这么“虐待”自己,居然一点毛病都没有。同是女人,魏姑觉得这就叫天赋异禀。
相反,万松身体一直一般,小病不断,这也是后来韩玉清干脆让他别管酒店,安心在家带孩子的原因之一。另一个原因当然是他烂泥扶不上墙。
万松这种身体素质的人,特别惜命,大病一场又缺了物件儿后,又自卑又疑神疑鬼,将各种药物当成了保命符,中药不断,家里总是飘荡着药味。韩玉清自己身体太好,生病不吃药也能自己好,完全无法理解万松对药的依赖,觉得是药三分毒,强势地扔过万松的药。万松后来沉迷保健品,韩玉清为了他去了解过,还亲自买过研美的保健品,觉得没什么用处,骂他一把年纪了还被小年轻骗得团团转,骂他肾本来就不好,一天吃这么多保健品,是想肾衰竭吗?
韩玉清看不起万松归看不起,但早年那么困难都过来了,有相濡以沫的感情,她还是在意万松,万松在外面怎么混她懒得管,但万松不能就这么死了。
两人理念不合,总是争吵。万松以前不怎么敢反抗韩玉清,即便韩玉清扔了他的中药,他也没吭声,但韩玉清不让他买保健品,就像是拔了他的逆鳞似的,他说什么都不肯答应。
韩玉清需要操心的事太多,吵了几次后便随万松去了。
岳迁在派出所的调查记录中看到,韩玉清是去渡安镇采购佐料时失踪,当时万松并不在南合市,他自称因为心情不佳,外出散心,韩玉清的助理小周联系不上韩玉清,只得找万松,万松赶回来报警。
渡安镇是省内比较偏僻的小地方,不归南合市管辖,岳迁没有去过,也不了解,但前期调查资料显示,渡安镇盛产各种辛辣鲜香的干货佐料,贩子低价收购,再运到其他地方售卖,普通人不会为了一点佐料亲自去渡安镇,那边的人也不爱几两几两地卖,嫌麻烦。但餐饮生意做得大的,对味道特别较真的,会亲自去挑选,然后按比例配成自己需要的。
韩玉清是渡安镇的老客户了,还在美食街开苍蝇馆子时,她就跋山涉水去进货,发达后也没忘了回馈合作方。这些年,来进货的一般是小周或者主厨,她来得很少了。当她提出自己跑一趟时,小周也感到很意外。她告诉小周,自己最近有些力不从心,有些堵,想找找过去的感觉,也去看看以前的老朋友。
韩玉清并不是一个人去渡安镇,小周、司机、厨师同行,开了两辆车。渡安镇离南合市比较远,一天来回太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