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感叹古代工匠的巧夺天工。
他们也去了颐和园,在昆明湖上坐了船,感受着皇家园林的气派与秀美。
除了著名景点,李春兰更注重让父母体验京市的日常。
她带他们去逛了改造后的胡同,感受传统与现代的交融;
去了热闹的农贸市场,见识北方各种没见过的蔬菜和食材;
还特意去了京市有名的老字号,品尝了烤鸭、炸酱面、驴打滚等地道京味。
两位老人仿佛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每天都有新的见闻和感慨。
他们用不太熟练的普通话努力地和小区里遛弯的老头老太太们交流,虽然常常鸡同鸭讲,但彼此脸上都挂着善意的笑容。
外公甚至还在小区棋牌室观摩了几次,虽然看不懂京式麻将的规则,但也看得津津有味。
苏晓开学这天一家人特意带着两个老的一起去送苏晓,顺便带她们逛逛校园。
苏建国和李春兰的卤味生意也好继续出摊了,不出也不行了,已经有老顾客打电话问什么时候出摊了。
两个老的白天就帮苏建国和李春兰收拾收拾卤味,外公再下楼看看人家下棋打牌,外婆则是去小区里的小花园和人聊天。
通过这次带苏晓外公外婆游玩的经历,苏建国觉得家里是时候买辆车了。
之前江市那辆车在来京市之前二手卖掉了,现在家里除了出摊的三轮,没有代步工具。
再加上家里现在确实宽裕了,之前琢磨买房时,买车的念头就已经在他心里埋下了种子。
如今房子落定,两位老人也在,出行需求大增,这颗种子便迅速发芽生长。
“春兰,我看,咱们家也该添辆车了。”晚饭后,苏建国一边泡着茶,一边跟李春兰商量。
“你看爸妈年纪大了,出门总是不方便。
有辆车,咱们自己想什么时候出去就什么时候出去,想去哪儿也方便。
以后晓晓有需要的,有个车也方便。”
李春兰买个车确实能极大提升生活品质。她点点头:“行啊,我支持,不过咱也别买太扎眼的,实用、安全、坐着舒服就行。”
有了李春兰的首肯,苏建国立刻来了精神。
他的目标很明确:空间要大点,坐着舒服,适合家用,质量要可靠,预算在二十万左右。
等到苏晓周末回家时,家楼下已经停了一辆崭新的suv,不过苏晓没在意,她并不知道家里买车了。
吃午饭的时候李春兰问苏晓:“晓晓,你今天没事吧?下午我们去农家乐,晚上在那边吃饭。”
“农家乐?行啊,我下午没事,就我们一家吗?”
“还有你李虎叔叔一家,他们知道一家口味不错的农家乐,邀请我们一起去。”
苏晓点了点头,她没意见。
等到一家人午休完出发,苏建国先下去了,苏晓以为她爸是去门口打车,结果下去之后看到小区门口停着一辆新车。
驾驶室坐的不正是苏建国,她滴老爸。
“?什么情况?买车了?啥时候的事啊?”苏晓疑惑的看着李春兰。
第158章 桃源农家乐
“上周你没回来,上周买的,你爸觉得有个车方便一点。”李春兰笑着给苏晓解惑。
“那确实,有车肯定很方便。”说完绕着车转了一圈,停在苏建国的车窗前。
“恭喜啊,老苏同志,晋升为有车一族。”
“同喜同喜,恭喜你有了专属司机。”
父女俩同时哈哈大笑。
“你看他们爷俩,还跟小孩子一样。”李春兰对着爸妈吐槽。
两个老的看自己外孙女自然是哪看哪好,维护得很,“我们晓晓那是性格好。”
“行行行,你外孙女是个宝,我扶你上车。”
一家人坐上车开始往李虎的物流站开去,现在不像后世一个定位就直接抵达目的地。
那个农家乐没有李虎带路,苏建国还真不一定摸的到,两家人就约在物流站集合。
“这车坐着是舒服,不颠。”外婆评价道。
“爸,您这驾驶技术,宝刀未老啊。”苏晓笑着打趣。
苏建国嘿嘿一笑:“那是,你爸我可是老司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