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云胡不喜(精修版) 第24o节(1 / 4)

果然这天晚上她回到临时司令部,衣服已经堆满了炕。这些东西里,有的是照陶骧的意思置办的,还有的是人送来的礼物。静漪把礼物盒子上的名片子收起来,一一地打开看着。一旁的周太太是听她念一个、叹一句,说:“太太,这些都是平时见都见不着的主儿啊……”

静漪微笑着把卡片收了,预备空出时间来回信以示谢意。这一来一往,就算接上了头。

当日决定来,想得倒简单。既然来了,碍于身份,也虑及陶骧,她当然不得不出席些需要她应酬的场合。幸好这些都是这几年她做惯了的,不过是换了一拨儿新人来交际而已……都是看在陶骧面子上的事情,她再没兴趣,也得打点好了。是否能出风头不在她的筹谋范围内,能不能受到他们的认可、尽量能使陶骧无后顾之忧,才是她要考虑的。只希望她所做的这些,能对陶骧有所帮助。

只是在哈密日久,尽管静漪的行踪是被司令部和医院上下很有默契地保着密的,陶司令的太太正在哈密城中的消息也渐渐散播开来,得知的除了当地的名流,还有无孔不入的记者。好在马行健做事得力,静漪几次被拍到出入医院,都被他巧妙地解决了。直到一日,中央日报的随军记者将她大幅的照片登在头版,与陶骧部队的战报并列一处,她的行踪才算彻底地曝光。静漪原本是担心替陶骧招来麻烦,不想见报之后,好评如潮。随后几日,陶骧前线捷报频传,陶太太千里驰援,反而传为美谈……自那之后,静漪索性也不再躲避记者。

她继续白天在医院里做着义工,上上下下地跑着,从早到晚,比医生和护士还忙似的。晚间常常会有应酬,她从医院回来,换过衣服去出席宴会。这样的忙碌除却身体略感疲惫,倒有一样好处,就是让她没有很多空闲去想其他。马行健总不远不近地跟着静漪,履行他守卫的职责,免她受到打扰,也随时向她汇报最新的战况,有时候一天几次报告,有时候几天也没有一点消息。消息也并不确定,有时候是好的,有时候是坏的……好的坏的,她都得慢慢消化。

第300章 百转千回的路 (二十二)

每日回到住处总是很晚,静漪虽已经累了一天,却也很难睡着。于是她就常常会在半夜里起床,到厨房里一碗又一碗地练习蒸蛋……陶骧还没有回来,她做的香油蒸蛋,临时司令部留守的所有人都已经吃腻了。

周太太说这样下去,要找医生给她开药方了。周太太说吃汤药可以治疗失眠,静漪自己心中有数,这恐怕是无药可医的。这几年前添的失眠症,只是这阵子过于担忧,有些严重罢了。能让她觉得轻松些的,除了陶骧偶尔特地给她的发回的寥寥数字报平安的电报,还有辗转多日送到她手上的家信。不管是陶老夫人的,姑奶奶的,还是雅媚、雁临或是无瑕尔宜的,都能给她带来片时的愉快。此外医院的忙碌和不时的宴请,都不能让她快活起来。前者是因看到了太多伤亡和生离死别,后者则是因想到前方还在作战、她却不管是出于什么目的,都在享受着奢侈和安逸,总是于心不安。

时间一日日地过去,距离陶骧离开已经半个月有余。天气越来越炎热。静漪的心情也像这天气,在一连数日都得不到陶骧的消息、又不得不对外作出一切安好的样子来时,变得越来越急躁。

医院派遣到前方去轮换的医生和护士已经有两批,加上从前方送回的重伤员,每个人对于局势的观察和判断都不同,带回来的消息便五花八门。静漪每日听着,一会儿精神振奋,一会儿又忐忑不安,十分煎熬。她时常暗暗劝说自己不必如此,以陶骧和麾下将士的能力,此次作战一定会得胜,大可不必一有什么消息便心浮气躁……道理她都明白,只不过关心则乱,做不到而已,也就由着自己的心去了。

这一日马行健照旧从医院护卫静漪回住处。他依旧没有收到前方传回来的战报,也就没有确凿消息能够转给静漪。静漪算一算,已经有一个礼拜没有得着陶骧的信儿了……报纸上的消息看上去千篇一律,毫无疑问是统一发布的新闻稿件;私下里谣言四起,对战况的猜测五花八门。静漪虽然忐忑,但她每日在医院里的见闻,都能帮助她对战局有自己的判断。至少从前线输送下来的重伤员在日渐减少,甚至近几日,已经没有重伤员送下来救治了。这起码说明伤亡的情况在好转,或者她往最好的方向猜测,伤亡的减少甚至没有,意味着战况的胶着或者停滞,则转折点即将到来……马行健沉稳,且像极了陶骧的平时的做派。他总不肯对此多发表一句话的意见,也不肯证实静漪的猜测。这让静漪也很是无奈。不过除了马行健,她也没有更合适的对象去讨论战事。

静漪同马行健出来医院大门预备上车离开时,没有看到每日在这里蹲守采访的记者。她不禁有点好奇。

马行健解释道:“特使费玉明先生今晚抵达。记者们恐怕都去他下榻的饭店了。”

静漪皱眉。

费玉明自从受命来慰问平叛的西北军将士,就始终停留在兰州,慰问也仅限于口头。此时竟肯大张旗鼓地来到哈密,也已经算不小的进步。静漪虽对他作为大大不以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